返回书页

红楼:庶子称雄

关灯
护眼
第676章 西域惊变(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南安王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忙起身相迎。

孙秋一身戎装,拱手笑道:“这么晚了,王爷还在忙?”

南安王笑道:“殿下不也没睡么?请坐。”

孙秋却没落座,反而走到房内巨大的沙盘前,看了看局势,问道:“战事可顺?”

南安王过来一边指点一边说道:“迄今为止,都在意料之中。

南边几股贼寇被我军压制在那拉提山、帖尔斯克山以南的喀喇沙尔、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不过瓮中之鳖。

趁现在兵锋正锐,先取下伊犁,占住这片肥沃膏腴之地,在图南进,当势如破竹矣。”

孙秋看了看沙盘,略一比划,道:“王爷,秋有些不明,伊犁偏远,又有山脉阻隔,且早为罗刹人所侵占,与本次叛乱无关,何必节外生枝?

为何不直接南下,收复这一大片地方,如此大功成矣。”

南安王笑了笑,自然不会告诉他四王有裂土封疆的意思,因说道:“殿下有所不知,伊犁河谷乃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有句俗话,不到西域,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西域之美。

彼处有崇山峻岭为天然屏障,形成‘三山夹两谷’之势,易守难攻。

且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更有天然草场、森林、耕地近8000万亩。

又盛产上等战马,用于耕种放牧极其优越,实乃塞外江南。

更是古商路之北道要冲,东西商旅来往必经之地,且彼处罗刹人远离故土万里之遥,兵微将寡,我等岂能坐视蛮夷窃据此地?”

孙秋被他说得心热,道:“王爷的意思,若取此地,胜似得了一个江南?”

“然也!若拿下此处,即便咱们再无半分作为,亦已是大功于国,意外之喜。”

南安王笑道:“何况咱们二十万大军岂会止步于此?

殿下请看,南边这块地方看似广大,实则鸡肋,绝大多数地域都是黄沙戈壁,寸草不生,也就山脚下这一圈地方能住人。

路就这么一条,咱们已将其堵在里面,还怕煮熟的鸭子飞了不成?

如今暂缓进攻,不过是懈其防备而已。待得攻克伊犁,咱再以雷霆万钧之势南下,区区贼寇,传檄可定矣。”

孙秋被他描绘的理想蓝图唬得一愣一愣的,连连点头,拱手笑道:“王爷果然深谋远虑,小王拜服。”

南安王还礼笑道:“殿下过誉了,小王并麾下弟兄只会冲锋陷阵,此战之胜全赖殿下筹谋得力,计定西域,更一举收复伊犁,肃清万里疆界,实乃天朝数十年不曾有之壮举!

等捷报传回,殿下威望之隆,足以名震天下,傲视同侪,将来还望殿下多多提携。”

一番话说得孙秋心花怒放,虽说他早已暗中和四大王爷达成了默契,但说得这么明还是第一次。

不承望南安王这么上道,竟把泼天大功让给自己,显然是想以此换个从龙之功,倒也说得过去。

因笑盈盈地道:“王爷实在过誉了,秋此来不过是跟随王爷历练历练,哪有这等韬略?”

南安王忙正色道:“殿下切莫过谦,小王这些粗浅筹算皆是日日与殿下讨教中领悟得来,归根结底是殿下耳提面命之功。

圣人云,当仁不让。为了圣朝万里江山、亿兆百姓,请殿下以社稷为重,切莫再推辞。”

孙秋被他一番露骨的“暗示”说得心头火热,好像已经荣耀加身,就等着身登大宝一般,心气儿也上来,学着帝王的样子,伸手握住南安王双手,“感动”地道:“王爷赤胆忠肝,盛意拳拳,孤怎忍心辜负?日后必有补报。”

南安王笑道:“殿下圣明英锐,礼贤下士,朝野之间,深孚众望,小王等世受皇恩,自当顺天应人,誓死扶保殿下翱翔九天。”

孙秋心头狂喜,努力想做出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深沉样子,脸上肌肉却不听使唤,笑得合不拢嘴,正想谦逊两句,忽听门外传来一声惊恐至极的呼声:“走水了!粮库走水了!”

“要不你先?我保证不偷看。”贾琮道。

妙玉啐了他一口,靠在池壁角落,道:“鬼才信你。”

“行行行,那我先上去,你要不要看。”

“鬼才看你。”

贾琮笑了,见众女都在屏风后更衣,忍不住欺进身去,低声道:“妙玉,我可不可以……”

“不可以。”妙玉嗔道。

“咦?我还没说什么事呢。”

“你能有好事儿?”妙玉紧紧抱着双肩道。

贾琮笑道:“好罢,其实我只是想向你讨教一些佛法罢了。”

“什么佛法?”

“就是关于分别心的问题,比如刚才我上去,你看到我的身子和看到自己的身子有何不同?”贾琮笑道。

妙玉语塞,这个问题相当不好回答,若回答无分别,这混账定要大做文章,找出“分别”;

若回答有不同,也不妥,会被他嘲笑佛法虚妄;若回答没看到,则定会被他问,既无分别心,怎么不敢看?

因说道:“方才情景我早已放下,为何阁下还耿耿于怀呢?“

贾琮摇头道:“我不信,你连手都放不下,心里如何能放下?”

“你……无赖!”妙玉面红耳赤骂道。

贾琮哈哈一笑,不再逗她,手撑台沿,跃出池去。

妙玉忙闭着眼,别过头去,不过方才贾琮摇头摆尾同白秋薇过招的画面早已深深刻在脑海中,哪里忘得掉。

——

书房内,贾琮就着灯火将情报反复看了两遍,沉思良久。

情报很详细,使他完全能在脑海中想象数日前西域发生的惨烈战况:

三月二十日,西域,迪化城

夜已深了,虽是暮春时节,西域的晚风仍然带着森森寒气,卷起漫天黄沙,干冷粗砺。

迪化将军府被西征军征用,作为中军行营,现在依旧灯火通明,南安王正挑灯夜读各方汇来的战报,心中暗暗盘算自己的战法是否存在疏漏。

两支先锋军:

西路军五万人由史鼎率领西进,经天山北麓千里草原,连克玛纳斯、库尔喀喇乌苏、晶河等城,穿越科古琴山小径,绕到伊犁城后身,等若在伊犁河谷腹心位置插上一把尖刀。

南路军三万人,由泰和伯李刚统领,轻装简从,南下穿越依连哈比尔尕山小径,再折向西,穿过山区后,沿着伊犁河谷挺进,顺道攻克那拉提、阿热勒托别、则克台等十数小城。

若顺利,四月中旬应可与西路军会师伊犁城下。

中军主力则固守昌吉、迪化、达坂城、吐鲁番一线,待机而动。

“殿下驾到。”

“参见殿下。”

门口亲兵见孙秋过来,忙替他打起帘子。

南安王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忙起身相迎。

孙秋一身戎装,拱手笑道:“这么晚了,王爷还在忙?”

南安王笑道:“殿下不也没睡么?请坐。”

孙秋却没落座,反而走到房内巨大的沙盘前,看了看局势,问道:“战事可顺?”

南安王过来一边指点一边说道:“迄今为止,都在意料之中。

南边几股贼寇被我军压制在那拉提山、帖尔斯克山以南的喀喇沙尔、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不过瓮中之鳖。

趁现在兵锋正锐,先取下伊犁,占住这片肥沃膏腴之地,在图南进,当势如破竹矣。”

孙秋看了看沙盘,略一比划,道:“王爷,秋有些不明,伊犁偏远,又有山脉阻隔,且早为罗刹人所侵占,与本次叛乱无关,何必节外生枝?

为何不直接南下,收复这一大片地方,如此大功成矣。”

南安王笑了笑,自然不会告诉他四王有裂土封疆的意思,因说道:“殿下有所不知,伊犁河谷乃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有句俗话,不到西域,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西域之美。

彼处有崇山峻岭为天然屏障,形成‘三山夹两谷’之势,易守难攻。

且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更有天然草场、森林、耕地近8000万亩。

又盛产上等战马,用于耕种放牧极其优越,实乃塞外江南。

更是古商路之北道要冲,东西商旅来往必经之地,且彼处罗刹人远离故土万里之遥,兵微将寡,我等岂能坐视蛮夷窃据此地?”

孙秋被他说得心热,道:“王爷的意思,若取此地,胜似得了一个江南?”

“然也!若拿下此处,即便咱们再无半分作为,亦已是大功于国,意外之喜。”

南安王笑道:“何况咱们二十万大军岂会止步于此?

殿下请看,南边这块地方看似广大,实则鸡肋,绝大多数地域都是黄沙戈壁,寸草不生,也就山脚下这一圈地方能住人。

路就这么一条,咱们已将其堵在里面,还怕煮熟的鸭子飞了不成?

如今暂缓进攻,不过是懈其防备而已。待得攻克伊犁,咱再以雷霆万钧之势南下,区区贼寇,传檄可定矣。”

孙秋被他描绘的理想蓝图唬得一愣一愣的,连连点头,拱手笑道:“王爷果然深谋远虑,小王拜服。”

南安王还礼笑道:“殿下过誉了,小王并麾下弟兄只会冲锋陷阵,此战之胜全赖殿下筹谋得力,计定西域,更一举收复伊犁,肃清万里疆界,实乃天朝数十年不曾有之壮举!

等捷报传回,殿下威望之隆,足以名震天下,傲视同侪,将来还望殿下多多提携。”

一番话说得孙秋心花怒放,虽说他早已暗中和四大王爷达成了默契,但说得这么明还是第一次。

不承望南安王这么上道,竟把泼天大功让给自己,显然是想以此换个从龙之功,倒也说得过去。

因笑盈盈地道:“王爷实在过誉了,秋此来不过是跟随王爷历练历练,哪有这等韬略?”

南安王忙正色道:“殿下切莫过谦,小王这些粗浅筹算皆是日日与殿下讨教中领悟得来,归根结底是殿下耳提面命之功。

圣人云,当仁不让。为了圣朝万里江山、亿兆百姓,请殿下以社稷为重,切莫再推辞。”

孙秋被他一番露骨的“暗示”说得心头火热,好像已经荣耀加身,就等着身登大宝一般,心气儿也上来,学着帝王的样子,伸手握住南安王双手,“感动”地道:“王爷赤胆忠肝,盛意拳拳,孤怎忍心辜负?日后必有补报。”

南安王笑道:“殿下圣明英锐,礼贤下士,朝野之间,深孚众望,小王等世受皇恩,自当顺天应人,誓死扶保殿下翱翔九天。”

孙秋心头狂喜,努力想做出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深沉样子,脸上肌肉却不听使唤,笑得合不拢嘴,正想谦逊两句,忽听门外传来一声惊恐至极的呼声:“走水了!粮库走水了!”

“要不你先?我保证不偷看。”贾琮道。

妙玉啐了他一口,靠在池壁角落,道:“鬼才信你。”

“行行行,那我先上去,你要不要看。”

“鬼才看你。”

贾琮笑了,见众女都在屏风后更衣,忍不住欺进身去,低声道:“妙玉,我可不可以……”

“不可以。”妙玉嗔道。

“咦?我还没说什么事呢。”

“你能有好事儿?”妙玉紧紧抱着双肩道。

贾琮笑道:“好罢,其实我只是想向你讨教一些佛法罢了。”

“什么佛法?”

“就是关于分别心的问题,比如刚才我上去,你看到我的身子和看到自己的身子有何不同?”贾琮笑道。

妙玉语塞,这个问题相当不好回答,若回答无分别,这混账定要大做文章,找出“分别”;

若回答有不同,也不妥,会被他嘲笑佛法虚妄;若回答没看到,则定会被他问,既无分别心,怎么不敢看?

因说道:“方才情景我早已放下,为何阁下还耿耿于怀呢?“

贾琮摇头道:“我不信,你连手都放不下,心里如何能放下?”

“你……无赖!”妙玉面红耳赤骂道。

贾琮哈哈一笑,不再逗她,手撑台沿,跃出池去。

妙玉忙闭着眼,别过头去,不过方才贾琮摇头摆尾同白秋薇过招的画面早已深深刻在脑海中,哪里忘得掉。

——

书房内,贾琮就着灯火将情报反复看了两遍,沉思良久。

情报很详细,使他完全能在脑海中想象数日前西域发生的惨烈战况:

三月二十日,西域,迪化城

夜已深了,虽是暮春时节,西域的晚风仍然带着森森寒气,卷起漫天黄沙,干冷粗砺。

迪化将军府被西征军征用,作为中军行营,现在依旧灯火通明,南安王正挑灯夜读各方汇来的战报,心中暗暗盘算自己的战法是否存在疏漏。

两支先锋军:

西路军五万人由史鼎率领西进,经天山北麓千里草原,连克玛纳斯、库尔喀喇乌苏、晶河等城,穿越科古琴山小径,绕到伊犁城后身,等若在伊犁河谷腹心位置插上一把尖刀。

南路军三万人,由泰和伯李刚统领,轻装简从,南下穿越依连哈比尔尕山小径,再折向西,穿过山区后,沿着伊犁河谷挺进,顺道攻克那拉提、阿热勒托别、则克台等十数小城。

若顺利,四月中旬应可与西路军会师伊犁城下。

中军主力则固守昌吉、迪化、达坂城、吐鲁番一线,待机而动。

“殿下驾到。”

“参见殿下。”

门口亲兵见孙秋过来,忙替他打起帘子。

南安王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忙起身相迎。

孙秋一身戎装,拱手笑道:“这么晚了,王爷还在忙?”

南安王笑道:“殿下不也没睡么?请坐。”

孙秋却没落座,反而走到房内巨大的沙盘前,看了看局势,问道:“战事可顺?”

南安王过来一边指点一边说道:“迄今为止,都在意料之中。

南边几股贼寇被我军压制在那拉提山、帖尔斯克山以南的喀喇沙尔、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不过瓮中之鳖。

趁现在兵锋正锐,先取下伊犁,占住这片肥沃膏腴之地,在图南进,当势如破竹矣。”

孙秋看了看沙盘,略一比划,道:“王爷,秋有些不明,伊犁偏远,又有山脉阻隔,且早为罗刹人所侵占,与本次叛乱无关,何必节外生枝?

为何不直接南下,收复这一大片地方,如此大功成矣。”

南安王笑了笑,自然不会告诉他四王有裂土封疆的意思,因说道:“殿下有所不知,伊犁河谷乃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有句俗话,不到西域,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西域之美。

彼处有崇山峻岭为天然屏障,形成‘三山夹两谷’之势,易守难攻。

且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更有天然草场、森林、耕地近8000万亩。

又盛产上等战马,用于耕种放牧极其优越,实乃塞外江南。

更是古商路之北道要冲,东西商旅来往必经之地,且彼处罗刹人远离故土万里之遥,兵微将寡,我等岂能坐视蛮夷窃据此地?”

孙秋被他说得心热,道:“王爷的意思,若取此地,胜似得了一个江南?”

“然也!若拿下此处,即便咱们再无半分作为,亦已是大功于国,意外之喜。”

南安王笑道:“何况咱们二十万大军岂会止步于此?

殿下请看,南边这块地方看似广大,实则鸡肋,绝大多数地域都是黄沙戈壁,寸草不生,也就山脚下这一圈地方能住人。

路就这么一条,咱们已将其堵在里面,还怕煮熟的鸭子飞了不成?

如今暂缓进攻,不过是懈其防备而已。待得攻克伊犁,咱再以雷霆万钧之势南下,区区贼寇,传檄可定矣。”

孙秋被他描绘的理想蓝图唬得一愣一愣的,连连点头,拱手笑道:“王爷果然深谋远虑,小王拜服。”

南安王还礼笑道:“殿下过誉了,小王并麾下弟兄只会冲锋陷阵,此战之胜全赖殿下筹谋得力,计定西域,更一举收复伊犁,肃清万里疆界,实乃天朝数十年不曾有之壮举!

等捷报传回,殿下威望之隆,足以名震天下,傲视同侪,将来还望殿下多多提携。”

一番话说得孙秋心花怒放,虽说他早已暗中和四大王爷达成了默契,但说得这么明还是第一次。

不承望南安王这么上道,竟把泼天大功让给自己,显然是想以此换个从龙之功,倒也说得过去。

因笑盈盈地道:“王爷实在过誉了,秋此来不过是跟随王爷历练历练,哪有这等韬略?”

南安王忙正色道:“殿下切莫过谦,小王这些粗浅筹算皆是日日与殿下讨教中领悟得来,归根结底是殿下耳提面命之功。

圣人云,当仁不让。为了圣朝万里江山、亿兆百姓,请殿下以社稷为重,切莫再推辞。”

孙秋被他一番露骨的“暗示”说得心头火热,好像已经荣耀加身,就等着身登大宝一般,心气儿也上来,学着帝王的样子,伸手握住南安王双手,“感动”地道:“王爷赤胆忠肝,盛意拳拳,孤怎忍心辜负?日后必有补报。”

南安王笑道:“殿下圣明英锐,礼贤下士,朝野之间,深孚众望,小王等世受皇恩,自当顺天应人,誓死扶保殿下翱翔九天。”

孙秋心头狂喜,努力想做出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深沉样子,脸上肌肉却不听使唤,笑得合不拢嘴,正想谦逊两句,忽听门外传来一声惊恐至极的呼声:“走水了!粮库走水了!”

“要不你先?我保证不偷看。”贾琮道。

妙玉啐了他一口,靠在池壁角落,道:“鬼才信你。”

“行行行,那我先上去,你要不要看。”

“鬼才看你。”

贾琮笑了,见众女都在屏风后更衣,忍不住欺进身去,低声道:“妙玉,我可不可以……”

“不可以。”妙玉嗔道。

“咦?我还没说什么事呢。”

“你能有好事儿?”妙玉紧紧抱着双肩道。

贾琮笑道:“好罢,其实我只是想向你讨教一些佛法罢了。”

“什么佛法?”

“就是关于分别心的问题,比如刚才我上去,你看到我的身子和看到自己的身子有何不同?”贾琮笑道。

妙玉语塞,这个问题相当不好回答,若回答无分别,这混账定要大做文章,找出“分别”;

若回答有不同,也不妥,会被他嘲笑佛法虚妄;若回答没看到,则定会被他问,既无分别心,怎么不敢看?

因说道:“方才情景我早已放下,为何阁下还耿耿于怀呢?“

贾琮摇头道:“我不信,你连手都放不下,心里如何能放下?”

“你……无赖!”妙玉面红耳赤骂道。

贾琮哈哈一笑,不再逗她,手撑台沿,跃出池去。

妙玉忙闭着眼,别过头去,不过方才贾琮摇头摆尾同白秋薇过招的画面早已深深刻在脑海中,哪里忘得掉。

——

书房内,贾琮就着灯火将情报反复看了两遍,沉思良久。

情报很详细,使他完全能在脑海中想象数日前西域发生的惨烈战况:

三月二十日,西域,迪化城

夜已深了,虽是暮春时节,西域的晚风仍然带着森森寒气,卷起漫天黄沙,干冷粗砺。

迪化将军府被西征军征用,作为中军行营,现在依旧灯火通明,南安王正挑灯夜读各方汇来的战报,心中暗暗盘算自己的战法是否存在疏漏。

两支先锋军:

西路军五万人由史鼎率领西进,经天山北麓千里草原,连克玛纳斯、库尔喀喇乌苏、晶河等城,穿越科古琴山小径,绕到伊犁城后身,等若在伊犁河谷腹心位置插上一把尖刀。

南路军三万人,由泰和伯李刚统领,轻装简从,南下穿越依连哈比尔尕山小径,再折向西,穿过山区后,沿着伊犁河谷挺进,顺道攻克那拉提、阿热勒托别、则克台等十数小城。

若顺利,四月中旬应可与西路军会师伊犁城下。

中军主力则固守昌吉、迪化、达坂城、吐鲁番一线,待机而动。

“殿下驾到。”

“参见殿下。”

门口亲兵见孙秋过来,忙替他打起帘子。

南安王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忙起身相迎。

孙秋一身戎装,拱手笑道:“这么晚了,王爷还在忙?”

南安王笑道:“殿下不也没睡么?请坐。”

孙秋却没落座,反而走到房内巨大的沙盘前,看了看局势,问道:“战事可顺?”

南安王过来一边指点一边说道:“迄今为止,都在意料之中。

南边几股贼寇被我军压制在那拉提山、帖尔斯克山以南的喀喇沙尔、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不过瓮中之鳖。

趁现在兵锋正锐,先取下伊犁,占住这片肥沃膏腴之地,在图南进,当势如破竹矣。”

孙秋看了看沙盘,略一比划,道:“王爷,秋有些不明,伊犁偏远,又有山脉阻隔,且早为罗刹人所侵占,与本次叛乱无关,何必节外生枝?

为何不直接南下,收复这一大片地方,如此大功成矣。”

南安王笑了笑,自然不会告诉他四王有裂土封疆的意思,因说道:“殿下有所不知,伊犁河谷乃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有句俗话,不到西域,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西域之美。

彼处有崇山峻岭为天然屏障,形成‘三山夹两谷’之势,易守难攻。

且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更有天然草场、森林、耕地近8000万亩。

又盛产上等战马,用于耕种放牧极其优越,实乃塞外江南。

更是古商路之北道要冲,东西商旅来往必经之地,且彼处罗刹人远离故土万里之遥,兵微将寡,我等岂能坐视蛮夷窃据此地?”

孙秋被他说得心热,道:“王爷的意思,若取此地,胜似得了一个江南?”

“然也!若拿下此处,即便咱们再无半分作为,亦已是大功于国,意外之喜。”

南安王笑道:“何况咱们二十万大军岂会止步于此?

殿下请看,南边这块地方看似广大,实则鸡肋,绝大多数地域都是黄沙戈壁,寸草不生,也就山脚下这一圈地方能住人。

路就这么一条,咱们已将其堵在里面,还怕煮熟的鸭子飞了不成?

如今暂缓进攻,不过是懈其防备而已。待得攻克伊犁,咱再以雷霆万钧之势南下,区区贼寇,传檄可定矣。”

孙秋被他描绘的理想蓝图唬得一愣一愣的,连连点头,拱手笑道:“王爷果然深谋远虑,小王拜服。”

南安王还礼笑道:“殿下过誉了,小王并麾下弟兄只会冲锋陷阵,此战之胜全赖殿下筹谋得力,计定西域,更一举收复伊犁,肃清万里疆界,实乃天朝数十年不曾有之壮举!

等捷报传回,殿下威望之隆,足以名震天下,傲视同侪,将来还望殿下多多提携。”

一番话说得孙秋心花怒放,虽说他早已暗中和四大王爷达成了默契,但说得这么明还是第一次。

不承望南安王这么上道,竟把泼天大功让给自己,显然是想以此换个从龙之功,倒也说得过去。

因笑盈盈地道:“王爷实在过誉了,秋此来不过是跟随王爷历练历练,哪有这等韬略?”

南安王忙正色道:“殿下切莫过谦,小王这些粗浅筹算皆是日日与殿下讨教中领悟得来,归根结底是殿下耳提面命之功。

圣人云,当仁不让。为了圣朝万里江山、亿兆百姓,请殿下以社稷为重,切莫再推辞。”

孙秋被他一番露骨的“暗示”说得心头火热,好像已经荣耀加身,就等着身登大宝一般,心气儿也上来,学着帝王的样子,伸手握住南安王双手,“感动”地道:“王爷赤胆忠肝,盛意拳拳,孤怎忍心辜负?日后必有补报。”

南安王笑道:“殿下圣明英锐,礼贤下士,朝野之间,深孚众望,小王等世受皇恩,自当顺天应人,誓死扶保殿下翱翔九天。”

孙秋心头狂喜,努力想做出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深沉样子,脸上肌肉却不听使唤,笑得合不拢嘴,正想谦逊两句,忽听门外传来一声惊恐至极的呼声:“走水了!粮库走水了!”

“要不你先?我保证不偷看。”贾琮道。

妙玉啐了他一口,靠在池壁角落,道:“鬼才信你。”

“行行行,那我先上去,你要不要看。”

“鬼才看你。”

贾琮笑了,见众女都在屏风后更衣,忍不住欺进身去,低声道:“妙玉,我可不可以……”

“不可以。”妙玉嗔道。

“咦?我还没说什么事呢。”

“你能有好事儿?”妙玉紧紧抱着双肩道。

贾琮笑道:“好罢,其实我只是想向你讨教一些佛法罢了。”

“什么佛法?”

“就是关于分别心的问题,比如刚才我上去,你看到我的身子和看到自己的身子有何不同?”贾琮笑道。

妙玉语塞,这个问题相当不好回答,若回答无分别,这混账定要大做文章,找出“分别”;

若回答有不同,也不妥,会被他嘲笑佛法虚妄;若回答没看到,则定会被他问,既无分别心,怎么不敢看?

因说道:“方才情景我早已放下,为何阁下还耿耿于怀呢?“

贾琮摇头道:“我不信,你连手都放不下,心里如何能放下?”

“你……无赖!”妙玉面红耳赤骂道。

贾琮哈哈一笑,不再逗她,手撑台沿,跃出池去。

妙玉忙闭着眼,别过头去,不过方才贾琮摇头摆尾同白秋薇过招的画面早已深深刻在脑海中,哪里忘得掉。

——

书房内,贾琮就着灯火将情报反复看了两遍,沉思良久。

情报很详细,使他完全能在脑海中想象数日前西域发生的惨烈战况:

三月二十日,西域,迪化城

夜已深了,虽是暮春时节,西域的晚风仍然带着森森寒气,卷起漫天黄沙,干冷粗砺。

迪化将军府被西征军征用,作为中军行营,现在依旧灯火通明,南安王正挑灯夜读各方汇来的战报,心中暗暗盘算自己的战法是否存在疏漏。

两支先锋军:

西路军五万人由史鼎率领西进,经天山北麓千里草原,连克玛纳斯、库尔喀喇乌苏、晶河等城,穿越科古琴山小径,绕到伊犁城后身,等若在伊犁河谷腹心位置插上一把尖刀。

南路军三万人,由泰和伯李刚统领,轻装简从,南下穿越依连哈比尔尕山小径,再折向西,穿过山区后,沿着伊犁河谷挺进,顺道攻克那拉提、阿热勒托别、则克台等十数小城。

若顺利,四月中旬应可与西路军会师伊犁城下。

中军主力则固守昌吉、迪化、达坂城、吐鲁番一线,待机而动。

“殿下驾到。”

“参见殿下。”

门口亲兵见孙秋过来,忙替他打起帘子。

南安王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忙起身相迎。

孙秋一身戎装,拱手笑道:“这么晚了,王爷还在忙?”

南安王笑道:“殿下不也没睡么?请坐。”

孙秋却没落座,反而走到房内巨大的沙盘前,看了看局势,问道:“战事可顺?”

南安王过来一边指点一边说道:“迄今为止,都在意料之中。

南边几股贼寇被我军压制在那拉提山、帖尔斯克山以南的喀喇沙尔、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不过瓮中之鳖。

趁现在兵锋正锐,先取下伊犁,占住这片肥沃膏腴之地,在图南进,当势如破竹矣。”

孙秋看了看沙盘,略一比划,道:“王爷,秋有些不明,伊犁偏远,又有山脉阻隔,且早为罗刹人所侵占,与本次叛乱无关,何必节外生枝?

为何不直接南下,收复这一大片地方,如此大功成矣。”

南安王笑了笑,自然不会告诉他四王有裂土封疆的意思,因说道:“殿下有所不知,伊犁河谷乃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有句俗话,不到西域,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西域之美。

彼处有崇山峻岭为天然屏障,形成‘三山夹两谷’之势,易守难攻。

且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更有天然草场、森林、耕地近8000万亩。

又盛产上等战马,用于耕种放牧极其优越,实乃塞外江南。

更是古商路之北道要冲,东西商旅来往必经之地,且彼处罗刹人远离故土万里之遥,兵微将寡,我等岂能坐视蛮夷窃据此地?”

孙秋被他说得心热,道:“王爷的意思,若取此地,胜似得了一个江南?”

“然也!若拿下此处,即便咱们再无半分作为,亦已是大功于国,意外之喜。”

南安王笑道:“何况咱们二十万大军岂会止步于此?

殿下请看,南边这块地方看似广大,实则鸡肋,绝大多数地域都是黄沙戈壁,寸草不生,也就山脚下这一圈地方能住人。

路就这么一条,咱们已将其堵在里面,还怕煮熟的鸭子飞了不成?

如今暂缓进攻,不过是懈其防备而已。待得攻克伊犁,咱再以雷霆万钧之势南下,区区贼寇,传檄可定矣。”

孙秋被他描绘的理想蓝图唬得一愣一愣的,连连点头,拱手笑道:“王爷果然深谋远虑,小王拜服。”

南安王还礼笑道:“殿下过誉了,小王并麾下弟兄只会冲锋陷阵,此战之胜全赖殿下筹谋得力,计定西域,更一举收复伊犁,肃清万里疆界,实乃天朝数十年不曾有之壮举!

等捷报传回,殿下威望之隆,足以名震天下,傲视同侪,将来还望殿下多多提携。”

一番话说得孙秋心花怒放,虽说他早已暗中和四大王爷达成了默契,但说得这么明还是第一次。

不承望南安王这么上道,竟把泼天大功让给自己,显然是想以此换个从龙之功,倒也说得过去。

因笑盈盈地道:“王爷实在过誉了,秋此来不过是跟随王爷历练历练,哪有这等韬略?”

南安王忙正色道:“殿下切莫过谦,小王这些粗浅筹算皆是日日与殿下讨教中领悟得来,归根结底是殿下耳提面命之功。

圣人云,当仁不让。为了圣朝万里江山、亿兆百姓,请殿下以社稷为重,切莫再推辞。”

孙秋被他一番露骨的“暗示”说得心头火热,好像已经荣耀加身,就等着身登大宝一般,心气儿也上来,学着帝王的样子,伸手握住南安王双手,“感动”地道:“王爷赤胆忠肝,盛意拳拳,孤怎忍心辜负?日后必有补报。”

南安王笑道:“殿下圣明英锐,礼贤下士,朝野之间,深孚众望,小王等世受皇恩,自当顺天应人,誓死扶保殿下翱翔九天。”

孙秋心头狂喜,努力想做出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深沉样子,脸上肌肉却不听使唤,笑得合不拢嘴,正想谦逊两句,忽听门外传来一声惊恐至极的呼声:“走水了!粮库走水了!”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