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华娱之风起2005

关灯
护眼
第197章 上门 (补)(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近两年娱乐股行市看涨,大批嗅觉灵敏的投机者攒个本子便往圈子里钻。

目前横店已经出现剧组扎堆的情况,一些热门拍摄场景都需要提前预定,在排期紧张的时候,甚至会因为抢景产生冲突。

按道理来讲对演员是件好事,毕竟可供挑选的机会多了。

但数量增加,质量却变得良莠不齐。

一个剧本一般,片酬却给得极高,另一个片酬低、投资少,但剧本好。

这种情况演员该怎么选,是选钱还是选良心?

钱固然好,一部戏挣到五六百万,但对职业本身来讲是不利的。

陆远认为演员必须尊重自己的职业。

如果自己都不当回事,把词儿一念,拿钱,赶快拍下一个,就没什么劲了,没有敬畏心,任何行业都做不长久。

把观众当傻子,观众也会把演员当傻子,彼此不信任,相互看不上,那就完蛋了。

演员离开观众是什么,屁都不是。

秦海露眼中透出欣赏,她上门一是表达感谢,二是探探底,毕竟陆某人成名时间太短。

她本人对剧本和角色同样挑剔,秉承的观念是角色首先得打动自己,然后才有信心通过表演去感动观众,这方面两人不谋而合。

所以接到姜韦的邀约,对剧本稍做研究后,哪怕剧组付不起片酬,她宁愿降薪也要出演,这部戏里她到手的钱远远低于市场价。

秦海露瞧着陆远心里感叹,怪不得二十来岁就能混出头。

聊了几句,她便坐不住,催促道:“剧本呢,拿出来,翠萍和余则成

“好。”

上午十点左右,剧组在大智禅寺影视基地举行了隆重的开机仪式。

仪式结束,多家媒体争相提问,面对记者,张婧大吹特吹。

“我是一个生意人,做剧就是做生意,如果做得不好,生意就做赔了,那我作为生意人的骄傲也就没有了。

所以要做就做经典,不做快餐剧,不跟风,青雨传媒只追求精品,我们对这部戏的投资高达四千万,后面视情况还会继续追加。”

“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开始,我们和姜韦导演便是合作伙伴关系,姜导一直让人很有信心,潜伏剧本更是由他精心打磨数年时间。”

“两位主演都是实力派,口碑皆知,我相当看好这部剧的收视。”

陆远在一旁听的一愣一愣,怪不得人家能开公司呢,瞧这张嘴,两千万说成四千万,十个月到她嘴里变成了数年。

干脆说成十年磨一剑得了。

心里虽暗自嘀咕,面对记者时却毫不含糊,那叫一个赞不绝口,剧本好,导演好,制作班底好,问啥啥都好。

作为男一,关键时刻总不能拆台吧。

ps:这章补前天的,晚上还有。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