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关灯
护眼
第29章 摩擦(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而这片庞大的战区水网虽然密集,但是并没有像渭水那样堪称天堑的大河,正在堪为天堑之称的黄河还在洛阳的后面。所以这个地方在还没有正式开战前,就已经有不少武装冲突出现了,从最开始的是因为双方的哨骑碰面,发生的小规模冲突。

再到后面就慢慢变成了两军的偏将带着三四千人左右的部队在伊水附近进行轮战,但是规模也就到此为止了。毕竟双方都不想过早的亮出自己的底牌,这种小规模的摩擦也就当是练兵了。

最后的东面,也是魏军最容易出现战略误判的地方,因为此地表面上的宋军驻军只有驻扎在青州一线,颜师伯麾下统帅的区区的四万人。这样规模的军队相比于其他两路大军而言根本不值一提。

这样的布置让几乎甚至让魏军一度以为,宋军压根就没有东路军这个编制,在此地留下四万军队,就没有打算从这个地方发动进攻。只是为了保护青州地区,进而拱卫都城建康罢了。

不过这一切都要归因于宋军这边的保密措施做的非常好,而且魏军也没有对宋军的水军引起足够高的重视。在以往和宋军的交战中,除了青州之战里宋军的水军依靠着偷袭出了一阵风头外,其他大部分的应用都是在宋军自己的内战当中。

因为宋国内部有一条长江,贯穿了整个刘宋,所以很多内战都围绕着长江展开,这也导致了宋军的水军实力很强。可是魏国境内的主要河流是黄河,而宋军现在的甚至还能抵达黄河的边,根本不可能在上面拥有任何水上力量,宋军的所有船只对于北伐都没有用武之地,所以魏国根本没有将宋国的水军放在眼里。

而刘寒在国内安定之后,迅速拨款大力发展水军,而且这种新式的船只无论是容量还是可靠程度都远远强于先前的水军战船。这就让宋军水军的作战半径从长江流域,扩展到了海上。只要带够足够的粮草物资,宋军是拥有将水军投送至魏国腹地的能力的。

当然,这些新式的船只和宋军大规模修筑新船,扩招水军的事情是对外严格保密的,甚至没有对除了几位宰相和将领以外的大臣透露。

再加上魏国对于刘宋的改革强度和成效都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所以他们认为这样的军队规模,已经是宋军扩军的上限了。

在这样思想作用下,魏军仅仅在此地布置了五万军队,而且都是以二流部队为主,战斗力整体不高。只要能够保持在此地和宋军的对峙态势,不让宋军有机可乘就行。

刘宋孝建五年,是刘寒继位的第六个年头,也是他穿越过来的第七年,也是他和魏国皇帝拓拔濬约定的最后一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