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重回七零,改变一家命运

关灯
护眼
第35章 种菜,上山,送票(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从农场回来后,沈安宁就把小院里的空地还有屋后的自留地开出来,分成一块一块的,分别种上了小白菜、黄瓜、辣椒、西瓜、南瓜、柿子、豇豆和丝瓜。

她细心打理这一切,村里的几位大婶还专门过来帮她把地分成一垄一垄的。

现在村里的人对沈安宁还有安宇安宣都非常客气,因为沈安宁白天闲着的时候会带一帮小孩子上山挖野菜,会教他们写字,还会告诉他们吃什么菜对身体好,没敢公开说这是中药,只说是野菜,这些小孩每天会帮她捡一些柴火,所以她隔三岔五还会给这帮小孩分一颗糖,即便是最便宜的冰糖,也让这些小孩很开心。

时间长了,这些小孩以沈安宁马首是瞻,她成了两个村的孩子王,一呼百应的那种。

七月初,东北的学生开始放暑假了,两个村里的孩子那叫一个多,深山不准去,大家就在外围行动,今年城里关于中医的相关政策放松了一些,因为国家的西药从来都是供不应求,军队的消耗量更是大,在这种现实情况下,中药重新被启用。

镇上的收购站已经开始大量收购中药了,东北这边山多,草药自然也多,为了鼓励村民上山采药,收购站草药的价格比以往医院开出的每斤多了三分钱。

沈安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带着一帮孩子近水楼台先得月,山外围的野菜野果草药都被她们弄得差不多了,沈安宁按照镇上的收购价格在村上进行统一收购,由她做简单炮制再去卖,属实是被累的不行。

沈安宇和沈安宣也是迅速结交了一批小伙伴,每次都是她俩拿着账本和这帮孩子对账,不少小孩还在沈安宁这里兑糖果,也是把村里不少老人乐的不行。

水果糖要糖票,怎么算都是沈安宁吃亏,所以村里每个大户的大家长都会要求自家孩子帮着沈安宁干活。

七月底,东北到了最热的时候,沈安宁时隔三个月第一次收到了来自自家二哥沈安宸的家书,“安宁,见字如面,二哥一切安好,现已在华南军区独立一团安定下来,训练虽苦,早已适应,不知你们在东北过得如何,一旦想到你们在东北可能遭受的劳累与痛苦,心里总是不安,今具体地址与电话已随信寄出,还望你能带着弟弟妹妹速回信一封,以安二哥忧心。”

沈安宁看完信,眼泪就再控制不住了,她如何不懂自家哥哥的想法,现在的他一定充满了愧疚感,家里替他安排好的出路,却也成了他的枷锁。

在家里准备了一番,把耐放的吃食准备了一些,给二哥晚上饿的时候吃,现在是夏天,也就只有空间里加了防腐剂的肉干了。又写了封信给沈安宸说了一下这边的情况,告知他家里人在东北一切都安好,只希望他能保护好自己,切勿冲动。

沈安宁骑车去镇上寄信,顺带取回了姑姑姑父给她寄的包裹,里面附上了一张自行车票。

想到她上次写信吐槽说自从她有了自行车,一个村子需要用车的都过来找她,娶媳妇的,嫁闺女的,都来借车去充门面,还闹了不少笑话,这一定是姑姑姑父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所以给她找的一张。

看着塞在姑姑给她们做的鞋子里的信,果然,姑姑在信里写到让沈安宁把自行车票捐给村里,一切交由村长来解决。

她们考虑到沈安宁毕竟刚到村里没多久,如果这个自行车不借肯定会有人说,但家世好反正已经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儿了,那就不如用一张自行车票买个好名声。

直接到村委,沈安宁也没打算瞒着人,直接喊道:“村长,支书,两位爷爷都在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