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重回七零,改变一家命运

关灯
护眼
第1章 二零零八(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有一家鞋店,里面有皮鞋订做服务,一家杂货铺,一家中西医合作的药房。

后面的这几家店铺纯是为了附近的村民提供方便。

因为开发成农家乐、度假村的几个村庄中间有一条河,再远些还有村里的土地,是北京现在难得还有的水稻田,里面养着稻田鱼,所以小街是不卖水产品的,再者也是因为鱼腥味儿太重,怕游客会讨厌。

沈安宁现在住的地方便是在小街右边,离得并不远,走路大概五分钟的路程,小街的左面就是已经开发好的,上山的阶梯通道。

她住的地儿是带着小院的二层小楼,修了一个半地下,不是很大,平时用来存些杂物,冬天的时候当个菜窖用,院子里种了些花,红砖的围墙,小院左右和后面的几亩地,被分成一块一块的,种些粮食和蔬菜,坠着些果树。

说是二层小楼,一层并没有住的房间,一个大厨房,餐厅客厅连在一起,加上一个卫生间,一百多平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二楼有三间卧室,一间书房,一个卫生间,沈安宁一生未婚,无儿无女,身体也不大好,是七十年代时下乡当知青的时候落下的病根。

四十岁之后,她几乎就是在这里开始了养老生活,节假日和星期天姑姑家两个表弟的孩子会轮番过来陪她。

说了很多次,她一个人在这挺好的。

不过孩子们总是不听,逢年过节都是一家子拖家带口的过来,客厅里晚上都要打好几个地铺才能睡得下。

院外的蝉鸣声太响,沈安宁有些燥得慌。起身,看着外面热热闹闹的人群,沈安宁转身进了门。

走到二楼的书房,书桌上摆着沈家人唯一的一张大合照,爷爷奶奶,大伯大伯母,堂哥堂嫂,爸爸妈妈,哥哥,她,一对七岁的双胞胎弟弟妹妹,还有姑姑姑父和两个表弟。

带着皱纹的双手小心地抚摸过照片上的人,当年的他们露着一张张笑脸,一个家族十六口人,在照相馆记录下幸福的一刻,现在也只剩下在干休所的姑姑姑父,两个表弟和她了。

这些年,沈安宁每每入梦就会想到当年的场景,在七十年代那场运动中,一整个沈家被形势逼的分崩离析,短短几年的时间,先是大哥大嫂在下放的农场生下的小侄女,再是受不了打击,身体本就虚弱的大伯母,一家人,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她,她带着思念熬到了现在,看到了改革开放,看到了二十一世纪的飞跃和奔腾。

却再也没有了当年的欢笑与记忆中那一声声叮嘱。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