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重生之景泰大帝

关灯
护眼
第26章 皇帝被抓了(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好吧,这个理由很强大。

朱祁钰虽然得到了一个让他没法拒绝的答案,但还是有点不愿意做这个京师留守。

一直站在一边的王振这时候插嘴:“郕王殿下,陛下这是对您信任有加,您还是接了旨意吧。”

得,这旨意还没法不接了。

朱祁钰一听王振的话,心中无奈,只好接下旨意,并且赌咒发誓,必然尽心为国,替英宗皇帝看好京师重地,等待他胜利凯旋。

只是,有一点他没说,如果英宗回不来,那继任者就不一定是朱见深那个三岁的小娃娃了。

出征当日,朱祁钰作为京师留守,和百官一起为皇帝送行。

临行前,群臣最后努力了一次,还是由吏部尚书王直领头,劝谏英宗放弃这次亲征,不过英宗皇帝已经下了死心,直接驳回了群臣的请奏。

不过,英宗皇帝还是当着群臣的面叮嘱了他几句,政务方面要多支持王直和胡濙,他们是老臣,这方面熟悉的很,凡事都会处理好的。

朱祁钰心里腻歪,脸上却是一副唯唯诺诺的面孔,不停点头称是。

这都临走了,还当着群臣的面玩天家手段,有意思么?朱祁钰心里想。

一番折腾过后,时间已经过了午时,英宗皇帝的车架终于启程了。

朱祁钰望着渐行渐远的队伍,久久不语。

半晌,转过头对身后的大臣道:“陛下已经出发,诸位大人还是请回各自的衙门办公吧。本王留守京师,但是不通政务,还请各位多多费心。”

群臣拱手行礼,随即散去。

之后的消息接踵而来。

七月十九,大军过居庸关,碰到连绵秋雨,六军艰苦,文武将士皆无纪律,群臣请驻跸,皇帝不许。

七月二十三,皇帝车驾抵达宣府,又遇到大暴雨,边报益急,扈从群臣复交章请驻跸,王振仗着皇帝威势大怒,骂了随行官员一顿。

七月二十四,大军在鸡鸣山休息,群臣又开始上奏让皇帝回京,这次英宗皇帝更是懒得搭理他们,直接让王振出马。

果不其然,王公公出面,又是一顿大骂,甚至让成国公朱勇跪在草地上几个时辰,钦天监彭德清和翰林学士曹鼐的劝谏也被怼了回去。

八月初二,大军终于抵达大同城,群臣仍然不死心,继续进言英宗,希望其放弃亲征,回师京城,然而王振作为皇帝的代言人,仍然坚持继续北上。没过几个时辰,大同镇守太监郭敬秘密求见王振,告诉他驸马都尉井源战败,蒙古人在长城外面已经设下埋伏,现在出击很容易被蒙古人全歼,而且这段时间大同这面不是刮大风就是下大雨,不利于大军远征。

王振知道了这些事,进了皇帝行在,不久之后,英宗传出旨意,招群臣商议回师。

八月初三,车驾到了双寨儿,这次运气不错,营寨弄好不久,老天爷就开始雷雨交加,六军将士惊乱,差点炸营,还好有惊无险地度过了一夜。

八月初四,车驾在滴水镇休息。

八月初五,车驾抵达洪州方城。

八月初六,车驾到了白登山,就是汉高祖刘邦差点让匈奴人围困而死的地方。

八月初七,车驾次怀安城西。

八月初十,大军抵达宣府。

八月十三,一个坏消息传来,瓦剌追上了亲征大军,恭顺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为了阻敌追击战死沙场,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率领四万骑兵阻敌,冒进中伏,朱勇和薛绶亦是战死,四万骑兵全军覆没。

然后就是连续几天没有消息。

大明正统八月十七,怀来守军传来一个震惊天下的消息,大军在土木堡遇袭,二十万大军一战即没,英宗皇帝不知所踪,随行的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赢,驸马都督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栗,翰林院侍读学士张益,通政司左通政龚全安,太常寺少卿黄养正、戴庆祖、王一居,太仆寺少卿刘容,尚宝少卿凌铸,给事中包良佐、姚铣、鲍辉,中书舍人俞拱、潘澄、钱禺,监察御史张洪、黄裳、魏贞、夏诚、申佑、尹竑、童存德、孙庆、林祥凤,郎中齐汪、冯学明,员外郎王健、程思温、程式、逯端,主事俞鉴、张塘、郑瑄、大理寺副马豫,行人司正尹昌,行人罗如墉,钦天监夏官正刘信,序班李恭、石玉全部战死。

朱祁钰轻轻放下急报,转头对身边随侍的太监道:“召集群臣,奉天殿议事。”

大明,我朱祁钰来了。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