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重生之景泰大帝

关灯
护眼
第791章 朱祁钰的身份又被人猜出来了(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见徐溥摇头,徐鎋继续说道:“你是知道的,我出于商贾之家,平日里也见过不少豪富商贾,也算是眼界开阔了,不过王公子衣服的布料却是我没见过的,他身上挂着的玉佩更是价值连城,至少值这个数。”

说着还竖起一根手指。

“一千两?”徐溥试探着问道。

徐鎋摇摇头,用一种夸张的语气说道:“一万两。”

徐溥吓了一跳,惊讶道:“一万两?什么玉佩啊,居然这么值钱?”

“这还是我往低了估的呢,如果放到应天府的南京去扑卖,两万两应该都不在话下,突破到三万两都是有可能的。”徐鎋说道。

“什么?三万两?真的这么值钱吗?”徐溥愈发惊讶了。

一块玉佩而已,普通的不过几十两银子,好一点的也就是上百两,什么样的玉佩值上万两?苏仙佩戴过的么?即便是苏轼佩戴过的,那也得是他在咏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候佩戴的吧,否则没有千古名作的加持,再好的玉佩也不值这个价啊!

徐鎋点点头,确认道:“肯定没错,我家里就是做玉器的,从小耳濡目染,是不是好的玉器我第一眼就能看个大概,王公子那块玉佩,看雕工,至少是两晋时候的,而且那种玉极为少见,乃是紫玉,只在武威和东番有过发现,你说值不值钱?”

徐溥听得有点懵。

玉器他常见,但是紫玉只是听说过而已,从未见过真的,至于武威和东番,那就更夸张了。

武威是现在的凉州卫,那是紧邻西北边境的地方,蒙古人时不时就会过来打草谷,而东番就更少听到了,这地方压根就不在大明境内,而是三国时候东吴所属的夷洲,和大明隔了一片海呢,纯纯的蛮荒烟瘴之地。

能从这种地方找到玉料,那已经不是能力的问题了,而是运气的问题。

那么,如果徐鎋没有看错的话,一个随从都能佩戴这样的饰品,那位朱公子的身份已经隐隐显露出来了。

看那位会昌伯府二老爷的表现,和刚才朱公子身边的那些护卫的精干,从各方面都证明了,朱公子的身份不一般。

如果再加上那个传闻的话,徐溥现在已经有八成把握可以确定,这位朱公子极有可能就是他猜测的那个人。

徐溥不禁有些激动起来。

徐鎋看他有点不太对劲,出声问道:“怎么了?时用兄,你不会被这个价格吓到了吧?”

徐溥摇摇头,道:“怎么会,我只是隐隐对那位朱公子有些猜测罢了。”

“敬之兄的身份吗?”徐鎋问道。

徐溥点点头,说道:“对,不过眼下只有八成把握。”

“八成把握已经够多的了。”徐鎋立刻催促道:“说说,快和我说说,这位朱公子到底是什么人?”

徐溥却是看了他一眼,犹豫了一下才道:“我可以将我的猜测说给你听,不过此事必须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可以让第三个人知道,即便是你最信任的人也不能说。”

“好,好,好,我答应你便是,你快说吧。”徐鎋不禁催促道。

徐溥反问道:“文轼兄,你可曾听说过上一科中举的王越王大人之事?”

“王越?可是那位在会试之前就偶遇过陛下的大都督府军法官王越王世昌?”这个人徐鎋倒是听过,王越是景泰二年考上进士的,虽然是三甲同进士,但是因为偶遇过陛下,在中进士之前就显露过自己的才华,所以官运亨通,一入仕就被朝廷定为重点培养对象,短短三年便坐到了从五品的军法官,而当时的状元柯潜如今还是正六品翰林院编修呢。

不过徐鎋旋即反应过来徐溥的意思,惊讶问道:“时用兄,你方才是说?”

徐溥用力地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朱公子肯定就是那个人没错了。”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