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被嫡姐换亲之后

关灯
护眼
38.坚定维护(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婚后第三日, 新妇归宁。

不到卯初,纪明遥就被抱到妆台前坐下。

她眼睛都还睁不开,人也有些坐不住, 丫鬟们便只先扶稳她, 给她梳头。

回门是大礼, 发髻不能太过简单。梳到一半, 纪明遥也醒了大半。

她也当然意识到是谁抱她起床的了。

青霜她们即便能抱得动,也抱不了那么稳嘛。

若没有昨夜的争执, 纪明遥会高高兴兴和崔珏道谢, 然后看他的反应。

——谁叫他总是没表情、不肯笑,只能从皮肤的颜色和其他细微反应上判断他的心情想法。

虽然麻烦, 但也真的很有意思!

可昨晚还没争论出个结果, 她就睡着了。

其实, 先把“改不改”, “是不是错”的话题揭过,伪装一日无事,回门结束之后再继续探讨,也是一种方法。换做其他……情侣, 说不定就一笑泯恩仇, 暂时也不提这点矛盾了。

但纪明遥不想和崔珏如此糊弄了事。

而且,若她先开口说话, 会不会让崔珏认为是她可以松动、愿意顺从的信号?

——不, 她不愿意。

直接对他说,“二爷先陪我回门, 昨夜的话咱们回来再说”,也很怪。

好像在怀疑,他会因为些许观念不同就不情愿与她回门一样。

发髻梳好, 暂且不戴首饰,青霜白鹭捧了壶、杯、铜盆等来服侍姑娘擦牙净面。

借着低头洗脸,纪明遥悄悄向崔珏的方向瞥过去。

他也在看她。

他依旧无甚表情,可纪明遥却觉得从他的双眼里看出了“为难”。

她连忙收回视线,假装只是不经意的扫了一眼。

擦脸、上面脂,纪明遥闭上眼睛,开始思索自己的异常。

对有好感的、亲近的和愿意信任的人,她基本都是有话直说,除非实在不合适。

而被讨厌的人惹到,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她也会直接阴阳、讥讽甚至开骂,争取不多受一点窝囊气。

昨晚她就直接对崔珏明说了,她不改、她觉得自己没错。

为什么现在,她却又不愿意多说一句“回门之后再继续理论”呢。

就算有所歧义,也是再多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小问题。

所以——

她好怪啊!!

春涧给姑娘端正簪好一朵“飞燕红妆”,便是梳妆完毕。

纪明遥慢吞吞站起身。

看到崔珏也起身了,她才向他走过去。

崔珏也向她走过来。

总共三五步路,走了好像有一道银河那么远。

两人站在对方身前,一个仰头,一个垂眸,都没有先开口。

丫鬟们看得着急。可昨晚还好好的,睡了一觉就这样,她们也不知该怎么劝。

正僵持间,正院派了人来,仍是王平家的。

她笑道:“今日二奶奶回门,大奶奶说,若二爷二奶奶方便,不如过去用早饭。”

纪明遥:“多谢嫂子,我们这就过去。”

崔珏本也想开口,偏比夫人慢了一时。

夫人话已出口,他再说就是驳了夫人的颜面,是以便未说一字。

王平媳妇也觉出了今日这屋里不似以往。但她更知道了二奶奶规矩大,大前儿是看在大奶奶的面上,二奶奶才容让她插话,以后可不能再造次了。

因此她没敢多话,只赶忙回到正院,悄声和大奶奶说:“二爷和二奶奶好像不高兴呢。”

“好好的怎么不高兴了?”孟安然忙问。

王平家的也不知道,只能说:“好像也没红脸吵起来。”

知道以阿珏和弟妹的性子,都不可能对外人多露出什么,孟安然也不为难陪房,叫她下去。

崔瑜早忍不住问出来:“怎么了怎么了?今日回门怎么还闹脾气?”

阿珏可真是,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日子!连他都和衙门告了假,晚一个时辰再去,做新女婿的反而不知道哄着自己夫人?

孟安然提前警告丈夫:“小夫妻偶尔拌个嘴也是常事,不用人劝,一时半刻就自己好了。又没大吵,阿珏也不是没分寸到耽误回门的性子,一会他们过来,你只装不知道,别一惊一乍的,反而坏事。你若不服就想想:咱们两个有争执,你想让旁人插手吗?”

崔瑜只能答应着,却没忍住多说了一句:“阿珏还会和他媳妇拌嘴了,真是出息了。”

闷葫芦一开窍,开得这么大??

又过半刻,崔珏和纪明遥来到正院。

他两人神色如常,也仍牵着手,就是谁也不看对方,一看便知在闹别扭。

崔瑜谨遵夫人的指令,装不知道,一句没用的话也没说。

他只叮嘱兄弟到岳家好生答谢岳父岳母,不必急着回来,让弟妹多与家里人团聚团聚,就是夜间用过晚饭再回家也不迟。

崔珏恭谨应是。

看夫人与弟妹也说起了话,都没注意他们这里,崔瑜才又低声说:“安国公再与你说立嫡等事,你一句都不要应,实在被他缠不过,索性中午多吃几杯装醉,且把今天混过去。”

可怜阿

珏,就为了弟妹忍过这一日吧。

幸好阿珏的酒量不浅,真被灌酒套话也撑得住。

另一侧,孟安然正与弟妹说回门的礼单:“备了三份,你看哪一份最好?还是再重写一份?”

这一年多来,她也算明白与勋贵之家走礼的规矩了。但这是弟妹的回门礼,更要格外慎重。

纪明遥看过一遍,真心笑道:“哪一份都很好,辛苦嫂子了,就这第一份吧。”

“行!”孟安然忙叫人去将礼物装车。

堂屋摆好早饭,几人仍如前日围坐。

纪明遥大致摸清了崔家各样菜的味道,这顿早饭没再吃到不爱吃的东西。

饭毕,略歇片刻,她便与崔珏出门。

崔瑜和孟安然送他们出来。

见兄弟没骑马,而是和弟妹一起坐上了车,崔瑜满意笑道:“还算不糊涂。”

孟安然便低声笑话他:“这会子又成了只盼着阿珏和弟妹恩爱的好哥哥了。”

崔瑜不恼也不脸红。

揽过夫人的肩膀回家,他笑道:“安国府虽可厌,弟妹毕竟是咱们家的人了,回门大礼,当然要给她做足面子。何况,弟妹是个好孩子,和安国公徐老夫人一点都不像。”

……

虽然同乘一车,近在咫尺……手还牵着,纪明遥也一路都没与崔珏说话。

因为崔珏也没说话。

他只是握着她的手,连手指都不动一动。

纪明遥就想,也行,总归下车回家,见过礼后,他们也是各自到前后院,并不在一处。

车停了。

丫鬟媳妇在外掀开车帘,崔珏先下,又伸手扶纪明遥。

他的手一向很稳,纪明遥双手借力,轻轻跳到车下。

但她又不想多看崔珏,便偏过头。

——数丈远外的温从阳便正与遥妹妹对上视线。

日思夜想了一整年的人就这么出现,他不由愣在马上。

一年没见了,遥妹妹人长高了,也更漂亮了,她穿着大红的衣裙,发间是艳丽鲜妍的牡丹,是他从前从没看见过的妩媚颜色。

她梳起了妇人发髻。

她……已经成婚了。

她、她正扶着她新婚丈夫的手臂。

她的新婚丈夫也看过来了。

那人神色冷淡,无一丝笑意。

温从阳几乎是滚下马来,站稳便远远见礼,口称:“二妹夫。”

他说得有些艰难。

即便已经练习过无数次,可真正对遥妹妹的丈夫说出这个称呼,还是让他心像在被谁挖一样疼。

崔珏只看着这位连襟,没有多看夫人。

但他也并没挪开夫人的手,就用着这样有些别扭甚至失礼的姿态,躬身还礼,称呼:“姐夫。”

两人同时起身。

纪明遥也没有松开崔珏。

她并不想再与温从阳有任何接触——包括眼神接触,早已不看他。

她只是用正常的、柔和的、等待亲姐姐的表情,看着他身后那辆马车。

纪明达回门的日子,她特地躲在熙和院里,寸步未出。今日她回门,纪明达怎么会让这个人过来。

她需要一个解释。

对面那人先移开眼神,崔珏便也不再看这位连襟。

他自然地垂眸看向自己的夫人,却发现夫人含笑望着理国公府的马车,笑意却不达眼底。

——原来夫人昨夜并没对他动真气,只是在严肃与他阐明自己的坚持。

可发现了这项本应让他轻松的事实,崔珏却并不感到高兴。

夫人现在动了真怒。

为什么?

他没能控制住自己,又看了一眼连襟。

是因为,这个与夫人青梅竹马、一同长大的表哥吗。

车外并没有出现不体面的声音,纪明达才起身下车。

看到诸人的神色都还算正常,她便走向二妹妹,笑道:“你个懒丫头,今日竟到得这么早。”

她语气亲昵,仿佛她们是多么亲密的姐妹,纪明遥却只觉得恶心。

“归宁大礼,怎敢来迟。”

纪明遥松开崔珏。

她用挑不出分毫错误的姿态见礼,又声音平和地说了一声:“大姐姐。”

她甚至还端着得体的微笑,也如亲姐妹一样问她:“难道在大姐姐心里,我竟是会连如此正事都来迟的人么。还没进家门,大姐姐就这么不给我留颜面,还是和从前一样。”

纪明达险些僵在半路。

就在昨晚,几乎同样的句子,也在温从阳的嘴里说了出来。

温从阳敢用捐官的事威胁她……二妹妹嫁为人妇,到了崔家,竟也还是如从前一样不知礼数、不识好歹!

她不是为了给二妹妹做面子才主动说话?

二妹妹当着崔珏就牙尖嘴利,倒也真是无所顾忌!

“玩笑罢了,”纪明达稳得住神色,笑说,“二妹妹怎么当真了。”

“我也只是回姐姐的玩笑而已,”纪明遥迎上去,与她并肩,笑问,“难道大姐姐没听出来,当真了吗?”

安国公府大门早已打开,纪明远立在门边。

待二姐姐说完,他才走下台阶,先

称:“二姐姐、二姐夫,老爷太太令我相迎,一路劳累,快请。”

与二姐夫见了礼,他才又对纪明达和温从阳问好:“大姐姐,大姐夫,请。”

今日是二妹妹回门,明远先迎二妹妹夫妻正合礼数,纪明达心内却更添了一重不快。

她竟隐隐觉得,明远是故意等二妹妹反驳她之后才有动作。

必定是她想错了。看了几瞬正与崔珏互相谦让的亲弟弟,纪明达心道。

她才是明远同母的亲姐弟,明远怎会为帮二妹妹不顾她。

一定是他不好插进两个姐姐的事里吧。

大门之内,又有温夫人的乳母冯嬷嬷率领许多丫鬟仆妇相迎。

“老爷太太、三姑娘、四姑娘和二爷都在正堂,专等两位姑爷和姑娘们过去。”冯嬷嬷笑道。

其实老爷太太等的只有二姑爷,家里谁都没想到大姑爷也会来。可来都来了,总不能把人请走,只能扯个没要紧的谎。

方才她就派人赶着去里头报信了。

纪明远请两位姐夫同行在两位姐姐身后,距离稍远。

纪明达已忙问冯嬷嬷:“怎么不在老太太屋里?”难道祖母病了吗?

冯嬷嬷笑道:“老太太早起精神不大好,太太便同老爷说,别叫许多人去吵着老太太了。姑娘们稍后再去看老太太便是。”

说着这话,她心里不知已经叹了几声。

老太太从来看二姑娘不顺眼,二姑娘回门的大喜日子,太太舍不得二姑娘到老太太那去受冷眼,才劝了老爷不在安庆堂见礼。难道大姑娘真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大姑娘又是为什么和大姑爷一起来的?

这可真是……

从安国公府大门到正堂安和堂约有两箭之地。纪明达问一句祖母,冯嬷嬷答完,又关怀一句二姑娘,倒也很快就行到了院门前。

纪明遥停步,等崔珏过来,一起进去。

他们还要一同见礼。

所有人也都停下脚步,看崔珏向纪明遥走过去。

崔珏快到身边了,纪明遥便转向正北。

而崔珏坚定地、不含一丝犹豫地牵住了她。

纪明遥没忍住,看了一眼他们交握的手。

这可不是在崔家,更不是在他们自己房里,这里是安国公府,他们正在纪家几十上百人的注视下。

他转性了?

还是有意在“娘家人”面前给她颜面?

突然之间,纪明遥只看到崔珏的耳朵没有红。她没有时间细看他的神情,所以猜不到这一次牵手是因为什么。

但,她本有五分真怒的心忽然宁静了下来。

一会还要见太太、见四妹妹和明丰,都是让她高兴的人。

何必在应该开心的日子为不要紧的人生气。

纪明遥与崔珏一同走进去。

其他人当然在看着他们,尤其是纪明达与温从阳。

纪明达只能想到,这定是他们在崔家就商议好的,崔珏要给二妹妹做面子,才会如此。

一定是这样。

崔珏牵住二妹妹的时候,二妹妹显然很不习惯。

而温从阳想到的是:

如果没有纪明达莫名其妙要嫁给他,现在牵着遥妹妹去见岳父岳母的……就是他了。

安和堂内。

看着明遥和女婿牵手走过来,温夫人心里只有欣慰和安心。

安国公面上也露出了微笑。

二丫头虽不孝顺,若能勾得崔珏与她一心,也就不算无用了。

新婚夫妇入堂见礼,温夫人一叠声地叫起,把明遥搂在身边。

崔珏又与其余几位妻妹妻弟见过,便被安国公连温从阳一起带出了正堂。

纪明达坐在母亲另一侧。

温夫人很想问明遥这三日在崔家过得如何,但眼前显然有个更要紧的问题。

她看向亲女儿,轻声问:“怎么让从阳也来了?”

纪明遥也直接看着纪明达,等一个答案。

今晨回来之前,纪明达几乎一夜没睡,一直在想怎么与娘解释。她知道温从阳也来会让家里难堪,但她没有办法。她想,只要和娘说清楚她的难处,娘定然会体谅她。

甚至在车上,她还想过要学二妹妹的撒娇做痴,哄娘高兴。

可真到了被娘询问的这一刻,看见二妹妹坐在娘身侧,和娘一起等着她的回答,纪明达却不想服软解释了。

现在这样,又好像二妹妹才是娘的亲女儿,娘在替二妹妹讨还公道……而她只是个不懂事的异母姐姐!

一时想不出新的答复,纪明达索性用昨夜温从阳的话回答。

她说:“二妹妹已经成了婚,他也是安国公府的女婿,难道让他一辈子都不再来家里了吗。”

纪明遥笑了一笑,不再看她。

温夫人心中期待尽去,此刻只余失望。

但不能毁了明遥的回门大礼。

她便暂时不想就在身边的亲女儿,只笑问明遥:“看来——女婿和你是不错的了?”

若只在太太面前,纪明遥愿意多说些她在崔家的生活。但这堂中还有纪明达与纪明德,所以她只用官样语句回答,笑道:“二爷对我很好,兄长和嫂子

也疼我如亲妹妹一样,请太太放心。”

即便只是官样回答,也让温夫人心中喜欢。

她又问一句:“崔家的饭食合不合你的胃口?带去的厨子怎么安置的?”

纪明遥笑道:“饭菜还算可口。厨子且让他闲着呢。”

温夫人不免关心:“是不是怕麻烦你嫂子?”

虽说成婚前往来不少,也算相熟了,真成了婚到底又不一样。不过孟恭人不是挑剔刻薄的人,明遥更不是扭捏的性子。

她便又问:“不会是你懒得张口,就耽延着了?”

“都不是。”纪明遥比较模糊地说,“是还不到时候。”

崔家的内事,没必要对纪明达尤其是纪明德说得太清楚。

温夫人也不是不明白明遥的顾虑。

她虽难免觉得好好的回门日子,这样太过生分,却也不再多说,专等一会散了,私下再细问,只又说起礼单,笑问:“是你嫂子预备的?”

“是,”纪明遥笑道,“嫂子疼我,连礼单都备了三份,让我选一份。”

温夫人便笑说:“果然疼你!但这也太麻烦她了。你回去和她说,今后都是骨肉至亲,不必再如此小心。”

“是!”纪明遥连忙应下,又笑道,“果然这话还是得太太说才好,我晨起本来也想说,又觉得不合适、不够分量!”

“你呀!”温夫人疼爱地摸摸她的脸,“我算知道了,原来说那一长句,是替你嫂子表功呢!”

纪明遥“嘿嘿”一笑。

她两人亲昵无间,纪明达坐在一旁愈发胸闷。

纪明德坐在下首,将上方三人的神情看得一清二楚。

攥着手帕,她仔细称量。

她是不可能再与二姐姐好的了。大姐夫的前程自是远不如二姐夫,可二姐夫她用不上,便是无用,还不如一心站着大姐姐,起码大姐姐愿意帮她。

那她该说些什么,才能让大姐姐高兴、二姐姐难看?

寻见一个空,纪明德便开了口。

她笑道:“孟恭人想来是不熟悉咱们这样人家的礼数,所以才为难,连礼单都写了三份。二姐姐本来和孟恭人好,怎么不先帮着写呢。”

——挑事精又开始了!

纪明遥只笑不开口,听太太说纪明德:“才进门的年轻媳妇,难道成婚不到三天就插手家事?三丫头,老爷正满京看你的亲事呢,过上一年半载你出了阁,到人家可不能如此无礼行事。”

纪明德只能站起来,低头认错,“多谢太太教导。”

“好了,坐吧。”温夫人懒怠教她更多。

纪明德又告罪才坐下,忍着被当众训斥的没脸偷眼看大姐姐。

大姐姐……好像没高兴起来,反而还更不快了。

为什么!

纪明达想起了上次的梦。

梦里的她正是娘说的那样,“成婚不到三天就想插手家事”的……无礼之人。

可这又如何不合礼数、如何不规矩、又如何是错?!

纪明达不明白!

“我记得崔家的家业早已分好,”她忍不住说,“既已分业,二妹妹自该掌着自家的事,也该早日从崔府丞和孟恭人处把产业接回来才是。”

她不管母亲不断阻止警告的眼色,只看着纪明遥,笑道:“二妹妹虽然懒惰,只这事是万万懒不得的。你与孟恭人再好,她毕竟是小户出身,掌家若有不妥,连你也丢脸,也是让咱们家——”

“明达!”温夫人终于冷喝出声。

“大姐姐。”纪明遥轻轻站了起来。

这次,她必须坚决地要维护嫂子,不能兼顾是否会让太太为难了。

松开太太的手,纪明遥向前半步,冷声道:“大姐姐从小贤淑明理,怎么今日今时竟忘了,你口中的‘孟恭人’是我长嫂、是与我夫家兄长一同抚养我夫君长大的人?长嫂如母,嫂子虽然与我友善,我却不敢有所不敬。大姐姐又与我是一家亲姐妹,为何言语间却对我所敬之人如此轻慢?今日是我归宁之日,大姐姐却又不顾我之颜面,两次当众说我‘懒惰’,大姐姐这些话,究竟是对我长嫂,还是对我?”

“若是对我——”

她又向前半步,直视纪明达震惊愤怒的双目,声音镇定而坚决:“那便不需牵扯旁人,请在这里明说就是!”, ,887805068

她用挑不出分毫错误的姿态见礼,又声音平和地说了一声:“大姐姐。”

她甚至还端着得体的微笑,也如亲姐妹一样问她:“难道在大姐姐心里,我竟是会连如此正事都来迟的人么。还没进家门,大姐姐就这么不给我留颜面,还是和从前一样。”

纪明达险些僵在半路。

就在昨晚,几乎同样的句子,也在温从阳的嘴里说了出来。

温从阳敢用捐官的事威胁她……二妹妹嫁为人妇,到了崔家,竟也还是如从前一样不知礼数、不识好歹!

她不是为了给二妹妹做面子才主动说话?

二妹妹当着崔珏就牙尖嘴利,倒也真是无所顾忌!

“玩笑罢了,”纪明达稳得住神色,笑说,“二妹妹怎么当真了。”

“我也只是回姐姐的玩笑而已,”纪明

遥迎上去,与她并肩,笑问,“难道大姐姐没听出来,当真了吗?”

安国公府大门早已打开,纪明远立在门边。

待二姐姐说完,他才走下台阶,先称:“二姐姐、二姐夫,老爷太太令我相迎,一路劳累,快请。”

与二姐夫见了礼,他才又对纪明达和温从阳问好:“大姐姐,大姐夫,请。”

今日是二妹妹回门,明远先迎二妹妹夫妻正合礼数,纪明达心内却更添了一重不快。

她竟隐隐觉得,明远是故意等二妹妹反驳她之后才有动作。

必定是她想错了。看了几瞬正与崔珏互相谦让的亲弟弟,纪明达心道。

她才是明远同母的亲姐弟,明远怎会为帮二妹妹不顾她。

一定是他不好插进两个姐姐的事里吧。

大门之内,又有温夫人的乳母冯嬷嬷率领许多丫鬟仆妇相迎。

“老爷太太、三姑娘、四姑娘和二爷都在正堂,专等两位姑爷和姑娘们过去。”冯嬷嬷笑道。

其实老爷太太等的只有二姑爷,家里谁都没想到大姑爷也会来。可来都来了,总不能把人请走,只能扯个没要紧的谎。

方才她就派人赶着去里头报信了。

纪明远请两位姐夫同行在两位姐姐身后,距离稍远。

纪明达已忙问冯嬷嬷:“怎么不在老太太屋里?”难道祖母病了吗?

冯嬷嬷笑道:“老太太早起精神不大好,太太便同老爷说,别叫许多人去吵着老太太了。姑娘们稍后再去看老太太便是。”

说着这话,她心里不知已经叹了几声。

老太太从来看二姑娘不顺眼,二姑娘回门的大喜日子,太太舍不得二姑娘到老太太那去受冷眼,才劝了老爷不在安庆堂见礼。难道大姑娘真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大姑娘又是为什么和大姑爷一起来的?

这可真是……

从安国公府大门到正堂安和堂约有两箭之地。纪明达问一句祖母,冯嬷嬷答完,又关怀一句二姑娘,倒也很快就行到了院门前。

纪明遥停步,等崔珏过来,一起进去。

他们还要一同见礼。

所有人也都停下脚步,看崔珏向纪明遥走过去。

崔珏快到身边了,纪明遥便转向正北。

而崔珏坚定地、不含一丝犹豫地牵住了她。

纪明遥没忍住,看了一眼他们交握的手。

这可不是在崔家,更不是在他们自己房里,这里是安国公府,他们正在纪家几十上百人的注视下。

他转性了?

还是有意在“娘家人”面前给她颜面?

突然之间,纪明遥只看到崔珏的耳朵没有红。她没有时间细看他的神情,所以猜不到这一次牵手是因为什么。

但,她本有五分真怒的心忽然宁静了下来。

一会还要见太太、见四妹妹和明丰,都是让她高兴的人。

何必在应该开心的日子为不要紧的人生气。

纪明遥与崔珏一同走进去。

其他人当然在看着他们,尤其是纪明达与温从阳。

纪明达只能想到,这定是他们在崔家就商议好的,崔珏要给二妹妹做面子,才会如此。

一定是这样。

崔珏牵住二妹妹的时候,二妹妹显然很不习惯。

而温从阳想到的是:

如果没有纪明达莫名其妙要嫁给他,现在牵着遥妹妹去见岳父岳母的……就是他了。

安和堂内。

看着明遥和女婿牵手走过来,温夫人心里只有欣慰和安心。

安国公面上也露出了微笑。

二丫头虽不孝顺,若能勾得崔珏与她一心,也就不算无用了。

新婚夫妇入堂见礼,温夫人一叠声地叫起,把明遥搂在身边。

崔珏又与其余几位妻妹妻弟见过,便被安国公连温从阳一起带出了正堂。

纪明达坐在母亲另一侧。

温夫人很想问明遥这三日在崔家过得如何,但眼前显然有个更要紧的问题。

她看向亲女儿,轻声问:“怎么让从阳也来了?”

纪明遥也直接看着纪明达,等一个答案。

今晨回来之前,纪明达几乎一夜没睡,一直在想怎么与娘解释。她知道温从阳也来会让家里难堪,但她没有办法。她想,只要和娘说清楚她的难处,娘定然会体谅她。

甚至在车上,她还想过要学二妹妹的撒娇做痴,哄娘高兴。

可真到了被娘询问的这一刻,看见二妹妹坐在娘身侧,和娘一起等着她的回答,纪明达却不想服软解释了。

现在这样,又好像二妹妹才是娘的亲女儿,娘在替二妹妹讨还公道……而她只是个不懂事的异母姐姐!

一时想不出新的答复,纪明达索性用昨夜温从阳的话回答。

她说:“二妹妹已经成了婚,他也是安国公府的女婿,难道让他一辈子都不再来家里了吗。”

纪明遥笑了一笑,不再看她。

温夫人心中期待尽去,此刻只余失望。

但不能毁了明遥的回门大礼。

她便暂时不想就在身边的亲女儿,只笑问明遥:“看来——女婿和你是不错

的了?”

若只在太太面前,纪明遥愿意多说些她在崔家的生活。但这堂中还有纪明达与纪明德,所以她只用官样语句回答,笑道:“二爷对我很好,兄长和嫂子也疼我如亲妹妹一样,请太太放心。”

即便只是官样回答,也让温夫人心中喜欢。

她又问一句:“崔家的饭食合不合你的胃口?带去的厨子怎么安置的?”

纪明遥笑道:“饭菜还算可口。厨子且让他闲着呢。”

温夫人不免关心:“是不是怕麻烦你嫂子?”

虽说成婚前往来不少,也算相熟了,真成了婚到底又不一样。不过孟恭人不是挑剔刻薄的人,明遥更不是扭捏的性子。

她便又问:“不会是你懒得张口,就耽延着了?”

“都不是。”纪明遥比较模糊地说,“是还不到时候。”

崔家的内事,没必要对纪明达尤其是纪明德说得太清楚。

温夫人也不是不明白明遥的顾虑。

她虽难免觉得好好的回门日子,这样太过生分,却也不再多说,专等一会散了,私下再细问,只又说起礼单,笑问:“是你嫂子预备的?”

“是,”纪明遥笑道,“嫂子疼我,连礼单都备了三份,让我选一份。”

温夫人便笑说:“果然疼你!但这也太麻烦她了。你回去和她说,今后都是骨肉至亲,不必再如此小心。”

“是!”纪明遥连忙应下,又笑道,“果然这话还是得太太说才好,我晨起本来也想说,又觉得不合适、不够分量!”

“你呀!”温夫人疼爱地摸摸她的脸,“我算知道了,原来说那一长句,是替你嫂子表功呢!”

纪明遥“嘿嘿”一笑。

她两人亲昵无间,纪明达坐在一旁愈发胸闷。

纪明德坐在下首,将上方三人的神情看得一清二楚。

攥着手帕,她仔细称量。

她是不可能再与二姐姐好的了。大姐夫的前程自是远不如二姐夫,可二姐夫她用不上,便是无用,还不如一心站着大姐姐,起码大姐姐愿意帮她。

那她该说些什么,才能让大姐姐高兴、二姐姐难看?

寻见一个空,纪明德便开了口。

她笑道:“孟恭人想来是不熟悉咱们这样人家的礼数,所以才为难,连礼单都写了三份。二姐姐本来和孟恭人好,怎么不先帮着写呢。”

——挑事精又开始了!

纪明遥只笑不开口,听太太说纪明德:“才进门的年轻媳妇,难道成婚不到三天就插手家事?三丫头,老爷正满京看你的亲事呢,过上一年半载你出了阁,到人家可不能如此无礼行事。”

纪明德只能站起来,低头认错,“多谢太太教导。”

“好了,坐吧。”温夫人懒怠教她更多。

纪明德又告罪才坐下,忍着被当众训斥的没脸偷眼看大姐姐。

大姐姐……好像没高兴起来,反而还更不快了。

为什么!

纪明达想起了上次的梦。

梦里的她正是娘说的那样,“成婚不到三天就想插手家事”的……无礼之人。

可这又如何不合礼数、如何不规矩、又如何是错?!

纪明达不明白!

“我记得崔家的家业早已分好,”她忍不住说,“既已分业,二妹妹自该掌着自家的事,也该早日从崔府丞和孟恭人处把产业接回来才是。”

她不管母亲不断阻止警告的眼色,只看着纪明遥,笑道:“二妹妹虽然懒惰,只这事是万万懒不得的。你与孟恭人再好,她毕竟是小户出身,掌家若有不妥,连你也丢脸,也是让咱们家——”

“明达!”温夫人终于冷喝出声。

“大姐姐。”纪明遥轻轻站了起来。

这次,她必须坚决地要维护嫂子,不能兼顾是否会让太太为难了。

松开太太的手,纪明遥向前半步,冷声道:“大姐姐从小贤淑明理,怎么今日今时竟忘了,你口中的‘孟恭人’是我长嫂、是与我夫家兄长一同抚养我夫君长大的人?长嫂如母,嫂子虽然与我友善,我却不敢有所不敬。大姐姐又与我是一家亲姐妹,为何言语间却对我所敬之人如此轻慢?今日是我归宁之日,大姐姐却又不顾我之颜面,两次当众说我‘懒惰’,大姐姐这些话,究竟是对我长嫂,还是对我?”

“若是对我——”

她又向前半步,直视纪明达震惊愤怒的双目,声音镇定而坚决:“那便不需牵扯旁人,请在这里明说就是!”, ,887805068

她用挑不出分毫错误的姿态见礼,又声音平和地说了一声:“大姐姐。”

她甚至还端着得体的微笑,也如亲姐妹一样问她:“难道在大姐姐心里,我竟是会连如此正事都来迟的人么。还没进家门,大姐姐就这么不给我留颜面,还是和从前一样。”

纪明达险些僵在半路。

就在昨晚,几乎同样的句子,也在温从阳的嘴里说了出来。

温从阳敢用捐官的事威胁她……二妹妹嫁为人妇,到了崔家,竟也还是如从前一样不知礼数、不识好歹!

她不是为了给二妹妹做面子才主动说话?

二妹妹当着

崔珏就牙尖嘴利,倒也真是无所顾忌!

“玩笑罢了,”纪明达稳得住神色,笑说,“二妹妹怎么当真了。”

“我也只是回姐姐的玩笑而已,”纪明遥迎上去,与她并肩,笑问,“难道大姐姐没听出来,当真了吗?”

安国公府大门早已打开,纪明远立在门边。

待二姐姐说完,他才走下台阶,先称:“二姐姐、二姐夫,老爷太太令我相迎,一路劳累,快请。”

与二姐夫见了礼,他才又对纪明达和温从阳问好:“大姐姐,大姐夫,请。”

今日是二妹妹回门,明远先迎二妹妹夫妻正合礼数,纪明达心内却更添了一重不快。

她竟隐隐觉得,明远是故意等二妹妹反驳她之后才有动作。

必定是她想错了。看了几瞬正与崔珏互相谦让的亲弟弟,纪明达心道。

她才是明远同母的亲姐弟,明远怎会为帮二妹妹不顾她。

一定是他不好插进两个姐姐的事里吧。

大门之内,又有温夫人的乳母冯嬷嬷率领许多丫鬟仆妇相迎。

“老爷太太、三姑娘、四姑娘和二爷都在正堂,专等两位姑爷和姑娘们过去。”冯嬷嬷笑道。

其实老爷太太等的只有二姑爷,家里谁都没想到大姑爷也会来。可来都来了,总不能把人请走,只能扯个没要紧的谎。

方才她就派人赶着去里头报信了。

纪明远请两位姐夫同行在两位姐姐身后,距离稍远。

纪明达已忙问冯嬷嬷:“怎么不在老太太屋里?”难道祖母病了吗?

冯嬷嬷笑道:“老太太早起精神不大好,太太便同老爷说,别叫许多人去吵着老太太了。姑娘们稍后再去看老太太便是。”

说着这话,她心里不知已经叹了几声。

老太太从来看二姑娘不顺眼,二姑娘回门的大喜日子,太太舍不得二姑娘到老太太那去受冷眼,才劝了老爷不在安庆堂见礼。难道大姑娘真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大姑娘又是为什么和大姑爷一起来的?

这可真是……

从安国公府大门到正堂安和堂约有两箭之地。纪明达问一句祖母,冯嬷嬷答完,又关怀一句二姑娘,倒也很快就行到了院门前。

纪明遥停步,等崔珏过来,一起进去。

他们还要一同见礼。

所有人也都停下脚步,看崔珏向纪明遥走过去。

崔珏快到身边了,纪明遥便转向正北。

而崔珏坚定地、不含一丝犹豫地牵住了她。

纪明遥没忍住,看了一眼他们交握的手。

这可不是在崔家,更不是在他们自己房里,这里是安国公府,他们正在纪家几十上百人的注视下。

他转性了?

还是有意在“娘家人”面前给她颜面?

突然之间,纪明遥只看到崔珏的耳朵没有红。她没有时间细看他的神情,所以猜不到这一次牵手是因为什么。

但,她本有五分真怒的心忽然宁静了下来。

一会还要见太太、见四妹妹和明丰,都是让她高兴的人。

何必在应该开心的日子为不要紧的人生气。

纪明遥与崔珏一同走进去。

其他人当然在看着他们,尤其是纪明达与温从阳。

纪明达只能想到,这定是他们在崔家就商议好的,崔珏要给二妹妹做面子,才会如此。

一定是这样。

崔珏牵住二妹妹的时候,二妹妹显然很不习惯。

而温从阳想到的是:

如果没有纪明达莫名其妙要嫁给他,现在牵着遥妹妹去见岳父岳母的……就是他了。

安和堂内。

看着明遥和女婿牵手走过来,温夫人心里只有欣慰和安心。

安国公面上也露出了微笑。

二丫头虽不孝顺,若能勾得崔珏与她一心,也就不算无用了。

新婚夫妇入堂见礼,温夫人一叠声地叫起,把明遥搂在身边。

崔珏又与其余几位妻妹妻弟见过,便被安国公连温从阳一起带出了正堂。

纪明达坐在母亲另一侧。

温夫人很想问明遥这三日在崔家过得如何,但眼前显然有个更要紧的问题。

她看向亲女儿,轻声问:“怎么让从阳也来了?”

纪明遥也直接看着纪明达,等一个答案。

今晨回来之前,纪明达几乎一夜没睡,一直在想怎么与娘解释。她知道温从阳也来会让家里难堪,但她没有办法。她想,只要和娘说清楚她的难处,娘定然会体谅她。

甚至在车上,她还想过要学二妹妹的撒娇做痴,哄娘高兴。

可真到了被娘询问的这一刻,看见二妹妹坐在娘身侧,和娘一起等着她的回答,纪明达却不想服软解释了。

现在这样,又好像二妹妹才是娘的亲女儿,娘在替二妹妹讨还公道……而她只是个不懂事的异母姐姐!

一时想不出新的答复,纪明达索性用昨夜温从阳的话回答。

她说:“二妹妹已经成了婚,他也是安国公府的女婿,难道让他一辈子都不再来家里了吗。”

纪明遥笑了一笑,不再看她。

温夫人心中期待尽去,此刻只余失望。

但不能毁了明遥的回门大礼。

她便暂时不想就在身边的亲女儿,只笑问明遥:“看来——女婿和你是不错的了?”

若只在太太面前,纪明遥愿意多说些她在崔家的生活。但这堂中还有纪明达与纪明德,所以她只用官样语句回答,笑道:“二爷对我很好,兄长和嫂子也疼我如亲妹妹一样,请太太放心。”

即便只是官样回答,也让温夫人心中喜欢。

她又问一句:“崔家的饭食合不合你的胃口?带去的厨子怎么安置的?”

纪明遥笑道:“饭菜还算可口。厨子且让他闲着呢。”

温夫人不免关心:“是不是怕麻烦你嫂子?”

虽说成婚前往来不少,也算相熟了,真成了婚到底又不一样。不过孟恭人不是挑剔刻薄的人,明遥更不是扭捏的性子。

她便又问:“不会是你懒得张口,就耽延着了?”

“都不是。”纪明遥比较模糊地说,“是还不到时候。”

崔家的内事,没必要对纪明达尤其是纪明德说得太清楚。

温夫人也不是不明白明遥的顾虑。

她虽难免觉得好好的回门日子,这样太过生分,却也不再多说,专等一会散了,私下再细问,只又说起礼单,笑问:“是你嫂子预备的?”

“是,”纪明遥笑道,“嫂子疼我,连礼单都备了三份,让我选一份。”

温夫人便笑说:“果然疼你!但这也太麻烦她了。你回去和她说,今后都是骨肉至亲,不必再如此小心。”

“是!”纪明遥连忙应下,又笑道,“果然这话还是得太太说才好,我晨起本来也想说,又觉得不合适、不够分量!”

“你呀!”温夫人疼爱地摸摸她的脸,“我算知道了,原来说那一长句,是替你嫂子表功呢!”

纪明遥“嘿嘿”一笑。

她两人亲昵无间,纪明达坐在一旁愈发胸闷。

纪明德坐在下首,将上方三人的神情看得一清二楚。

攥着手帕,她仔细称量。

她是不可能再与二姐姐好的了。大姐夫的前程自是远不如二姐夫,可二姐夫她用不上,便是无用,还不如一心站着大姐姐,起码大姐姐愿意帮她。

那她该说些什么,才能让大姐姐高兴、二姐姐难看?

寻见一个空,纪明德便开了口。

她笑道:“孟恭人想来是不熟悉咱们这样人家的礼数,所以才为难,连礼单都写了三份。二姐姐本来和孟恭人好,怎么不先帮着写呢。”

——挑事精又开始了!

纪明遥只笑不开口,听太太说纪明德:“才进门的年轻媳妇,难道成婚不到三天就插手家事?三丫头,老爷正满京看你的亲事呢,过上一年半载你出了阁,到人家可不能如此无礼行事。”

纪明德只能站起来,低头认错,“多谢太太教导。”

“好了,坐吧。”温夫人懒怠教她更多。

纪明德又告罪才坐下,忍着被当众训斥的没脸偷眼看大姐姐。

大姐姐……好像没高兴起来,反而还更不快了。

为什么!

纪明达想起了上次的梦。

梦里的她正是娘说的那样,“成婚不到三天就想插手家事”的……无礼之人。

可这又如何不合礼数、如何不规矩、又如何是错?!

纪明达不明白!

“我记得崔家的家业早已分好,”她忍不住说,“既已分业,二妹妹自该掌着自家的事,也该早日从崔府丞和孟恭人处把产业接回来才是。”

她不管母亲不断阻止警告的眼色,只看着纪明遥,笑道:“二妹妹虽然懒惰,只这事是万万懒不得的。你与孟恭人再好,她毕竟是小户出身,掌家若有不妥,连你也丢脸,也是让咱们家——”

“明达!”温夫人终于冷喝出声。

“大姐姐。”纪明遥轻轻站了起来。

这次,她必须坚决地要维护嫂子,不能兼顾是否会让太太为难了。

松开太太的手,纪明遥向前半步,冷声道:“大姐姐从小贤淑明理,怎么今日今时竟忘了,你口中的‘孟恭人’是我长嫂、是与我夫家兄长一同抚养我夫君长大的人?长嫂如母,嫂子虽然与我友善,我却不敢有所不敬。大姐姐又与我是一家亲姐妹,为何言语间却对我所敬之人如此轻慢?今日是我归宁之日,大姐姐却又不顾我之颜面,两次当众说我‘懒惰’,大姐姐这些话,究竟是对我长嫂,还是对我?”

“若是对我——”

她又向前半步,直视纪明达震惊愤怒的双目,声音镇定而坚决:“那便不需牵扯旁人,请在这里明说就是!”, ,887805068

她用挑不出分毫错误的姿态见礼,又声音平和地说了一声:“大姐姐。”

她甚至还端着得体的微笑,也如亲姐妹一样问她:“难道在大姐姐心里,我竟是会连如此正事都来迟的人么。还没进家门,大姐姐就这么不给我留颜面,还是和从前一样。”

纪明达险些僵在半路。

就在昨晚,几乎同样的句子,也在温从阳的嘴里说了出来。

温从阳敢用

捐官的事威胁她……二妹妹嫁为人妇,到了崔家,竟也还是如从前一样不知礼数、不识好歹!

她不是为了给二妹妹做面子才主动说话?

二妹妹当着崔珏就牙尖嘴利,倒也真是无所顾忌!

“玩笑罢了,”纪明达稳得住神色,笑说,“二妹妹怎么当真了。”

“我也只是回姐姐的玩笑而已,”纪明遥迎上去,与她并肩,笑问,“难道大姐姐没听出来,当真了吗?”

安国公府大门早已打开,纪明远立在门边。

待二姐姐说完,他才走下台阶,先称:“二姐姐、二姐夫,老爷太太令我相迎,一路劳累,快请。”

与二姐夫见了礼,他才又对纪明达和温从阳问好:“大姐姐,大姐夫,请。”

今日是二妹妹回门,明远先迎二妹妹夫妻正合礼数,纪明达心内却更添了一重不快。

她竟隐隐觉得,明远是故意等二妹妹反驳她之后才有动作。

必定是她想错了。看了几瞬正与崔珏互相谦让的亲弟弟,纪明达心道。

她才是明远同母的亲姐弟,明远怎会为帮二妹妹不顾她。

一定是他不好插进两个姐姐的事里吧。

大门之内,又有温夫人的乳母冯嬷嬷率领许多丫鬟仆妇相迎。

“老爷太太、三姑娘、四姑娘和二爷都在正堂,专等两位姑爷和姑娘们过去。”冯嬷嬷笑道。

其实老爷太太等的只有二姑爷,家里谁都没想到大姑爷也会来。可来都来了,总不能把人请走,只能扯个没要紧的谎。

方才她就派人赶着去里头报信了。

纪明远请两位姐夫同行在两位姐姐身后,距离稍远。

纪明达已忙问冯嬷嬷:“怎么不在老太太屋里?”难道祖母病了吗?

冯嬷嬷笑道:“老太太早起精神不大好,太太便同老爷说,别叫许多人去吵着老太太了。姑娘们稍后再去看老太太便是。”

说着这话,她心里不知已经叹了几声。

老太太从来看二姑娘不顺眼,二姑娘回门的大喜日子,太太舍不得二姑娘到老太太那去受冷眼,才劝了老爷不在安庆堂见礼。难道大姑娘真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大姑娘又是为什么和大姑爷一起来的?

这可真是……

从安国公府大门到正堂安和堂约有两箭之地。纪明达问一句祖母,冯嬷嬷答完,又关怀一句二姑娘,倒也很快就行到了院门前。

纪明遥停步,等崔珏过来,一起进去。

他们还要一同见礼。

所有人也都停下脚步,看崔珏向纪明遥走过去。

崔珏快到身边了,纪明遥便转向正北。

而崔珏坚定地、不含一丝犹豫地牵住了她。

纪明遥没忍住,看了一眼他们交握的手。

这可不是在崔家,更不是在他们自己房里,这里是安国公府,他们正在纪家几十上百人的注视下。

他转性了?

还是有意在“娘家人”面前给她颜面?

突然之间,纪明遥只看到崔珏的耳朵没有红。她没有时间细看他的神情,所以猜不到这一次牵手是因为什么。

但,她本有五分真怒的心忽然宁静了下来。

一会还要见太太、见四妹妹和明丰,都是让她高兴的人。

何必在应该开心的日子为不要紧的人生气。

纪明遥与崔珏一同走进去。

其他人当然在看着他们,尤其是纪明达与温从阳。

纪明达只能想到,这定是他们在崔家就商议好的,崔珏要给二妹妹做面子,才会如此。

一定是这样。

崔珏牵住二妹妹的时候,二妹妹显然很不习惯。

而温从阳想到的是:

如果没有纪明达莫名其妙要嫁给他,现在牵着遥妹妹去见岳父岳母的……就是他了。

安和堂内。

看着明遥和女婿牵手走过来,温夫人心里只有欣慰和安心。

安国公面上也露出了微笑。

二丫头虽不孝顺,若能勾得崔珏与她一心,也就不算无用了。

新婚夫妇入堂见礼,温夫人一叠声地叫起,把明遥搂在身边。

崔珏又与其余几位妻妹妻弟见过,便被安国公连温从阳一起带出了正堂。

纪明达坐在母亲另一侧。

温夫人很想问明遥这三日在崔家过得如何,但眼前显然有个更要紧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