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流萤煜煜赴明月

关灯
护眼
第143章 贤主强留客怏从(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而在岳国,岑思卿自入境古塞国以来,已有多日未有音讯传来,凌渊河对岸的三国也没有任何撤兵的迹象。朝堂上议论纷纷,甚至传出了岑思卿可能已经叛变的流言蜚语。

皇帝听闻,嗤之以鼻。他相信,岑思卿绝对不会背叛岳国。因此,皇帝并没有慌乱,而是也在耐心等待着岑思卿的消息。

几日后,索尔坦终于还是有些耐不住性子,他再次将岑思卿请到了宫殿内,希望听到他的答复。说完,索尔坦甚至拿出了一份休书,递到了岑思卿面前,并说:“若是晏王殿下同意,只需要签了这份休书,本王便可派人将这份休书送回岳国,为晏王殿下免去后患。”

岑思卿审视着面前的那份休书,不禁轻轻地笑了起来。

索尔坦不解地皱了皱眉,问道:“晏王殿下为何笑?”

岑思卿抬起头,目光坚定而锐利,回答道:“我笑,是因为,陛下想要以一份休书试探我,却被我看穿了。”

索尔坦听到这番话,心中一动,却又不明所以,于是询问:“殿下此话何意?”

岑思卿淡然一笑,继续说道:“陛下想用这份休书试探我。若是我真的签了,想必定会被人诟病议论。同样,陛下又怎会愿意留一个见利忘义、始乱终弃之人在古塞国呢?”

索尔坦闻言,不由得也笑了起来。岑思卿的话语虽然简洁,却道出了他的机智和不卑不亢。

索尔坦只好命人拿走了休书,笑着对岑思卿说道:“那本王再等晏王殿下几日时间,到时候,若是晏王殿下还不同意,那莫怪本王撕毁协议。”

岑思卿看着笑里藏刀的索尔坦,知道他是在以岳国胁迫自己。从始至终,索尔坦都不是在等岑思卿的答复,他只是在等岑思卿的同意而已。

而如今,岑思卿能做的,也只有同意这一个选择了。

因此,又过了数日,岳国皇宫终于收到了来自岑思卿的消息。

袁福将一封信函呈给皇帝,皇帝认出了岑思卿的笔迹,迫不及待的将信函拆开阅读。

在信中,岑思卿详细描述了古塞国提出的退兵条件,以及自己经过数日的思考后做出的决定。

皇帝读罢信件,心中陡然一紧。岑思卿的决定让他感到意外,也让他陷入了一种犹豫和焦虑之中。

诚然,皇帝理解岑思卿的决定背后的良苦用心,是为了沿河六国的太平,更是为了岳国的长远利益。

皇帝沉思着,心中忧虑重重。虽然,皇帝钦佩岑思卿愿意做出这样的牺牲,但又不免担心岑思卿在古塞国的安全,更加担心岳国未来的安危。若是真就由着岑思卿留在了古塞国,那他从前煞费苦心做出的安排都将白费,曾经的担忧也可能再度重演。

除此之外,岑思卿已经成婚,若是他留在了古塞国,宫中的萧楚曦又要怎么办?皇帝知道,索尔坦还有一个刚年满十岁的小女儿,若是再等个几年,她便是待嫁之龄。而索尔坦,必然看中了机智过人、仪表堂堂的七皇子岑思卿。皇帝清楚,索尔坦或许希望岑思卿留在古塞国,成为他的质子,并期待他未来能够成为古塞国的乘龙快婿。

“来人。”皇帝神色凝重地放下手中的信,然后下令道:“去请萧将军,立即派人前往古塞国,将晏王接回宫。”

* * *

古塞国的宫殿内。

索尔坦早已看过了岑思卿送去岳国的信函,他对岑思卿的深明大义感到赞许和满意。

于是,索尔坦心情大好,决定签下协议并退兵。

这边古塞国开始撤退凌渊河沿岸的驻兵,罗遮国也立即紧随其后。而经过多日的等待,邑国也随即响应,开始撤军。

历时两个半月,几经辗转,沿河六国终于达成了共识,结束了长期的河道纷争。凌渊河,也最终恢复了昔日的平静。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书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