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清正史编代

关灯
护眼
第50章 吴书·妃嫔传(见解与大纲)(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吴书·妃嫔传

一、蜀汉诸葛亮霸业未遂,备受打击

1. 诸葛亮智略出众,却不敌东吴强大

身为蜀汉丞相的诸葛亮,无疑是当时最为智谋出众的军事家之一。他运筹帷幄,谋划周密,屡次以少胜多,拒敌于国门之外。然而,诸葛亮最终还是难以完全克制住东吴的强大攻势。

东吴虽然国力不及蜀汉,但是在孙权、周瑜等人的带领下,凭借着滔天的海上实力和精湛的战略布局,一次次击败了诸葛亮的北伐大军。如庞德之战、夷陵之战等,都是诸葛亮不可逾越的障碍。面对东吴这个难以撼动的强敌,诸葛亮不得不调整战略,终究未能完成统一中原的壮志。

2. 北伐屡遭失利,声望及威慑大减

为了扩张蜀汉疆域,巩固其在西南地区的统治,诸葛亮多次发动大规模的北伐行动。在前期,他凭借着高超的战略谋划,屡次取胜,让蜀汉国威大振,声名鹊起。可是到了后期,屡战屡败,反而陷入了艰难的境地。

\"孟获之战\"、\"夷陵之战\"等战役均以失利告终,不仅未能打败东吴,反而使得蜀汉的国力急速下降。诸葛亮的威望也随之大减,再也无法像当初那样让四方敬畏。这一系列的失利,无疑给蜀汉王朝的未来蒙上了阴影。

3. 败局难挽,最终含恨而终

虽然诸葛亮一再调整策略,但始终难以扭转蜀汉的不利局面。随着战争消耗不断加剧,蜀汉国力逐渐衰弱,军事实力也日渐式微。诸葛亮最终也难以拯救这一颓势难挡的局面。

在第六次北伐中,诸葛亮身陷重围,虽奋力一战,却终因体力不支而壮烈牺牲。含恨而终,诚然令人心痛。这位伟大的军事家虽然未能完成自己的霸业,却也为蜀汉王朝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最大限度延缓了其衰落的脚步。

2. 东吴孙权欲断刘备母子之路

孙权意图藉故阻挠刘备北伐

刘备自立为蜀汉之主后,多次有意北伐中原,收复旧土。这不仅是蜀汉的立国之志,也是刘备个人的夙愿。然而,孙权却对此十分忌惮。他深知,一旦刘备收复中原,必将成为制衡己方的强大力量。因此,他决心采取各种手段,阻挠刘备的北伐计划。

当年,刘备欲率军北伐,孙权便以\"蜀中叛乱\"为由,派遣大军攻打益州,迫使刘备不得不返回蜀中平乱。此后,每当刘备有北伐之举,孙权均能及时察觉,并想方设法制止。他不仅频频在荆襄地区设伏,拦截刘备军队的进路,还时常打探蜀中动态,一旦发现可乘之机,便立即派人进犯以分散刘备注意力。在孙权的种种阻挠下,刘备屡次北伐计划不得不搁置。

屡次设计伏击刘备军队

孙权最常使用的手段就是在刘备北伐路上设置伏兵。他安排精锐部队埋伏在要隘之处,企图一举歼灭刘备的主力。这些伏击行动往往都是突然发动,令刘备猝不及防。

比如,刘备北伐中原之时,孙权便派遣大将陆逊在夷陵一带设伏。当刘备军队经过此处时,陆逊突然发动猛烈攻击,刘备险些全军覆没,好在凭借自己的智谋才得以脱险。再如,刘备欲渡江南下,孙权又派遣将士在长坂埋伏,结果更是差点捷足先登,生擒刘备。这些场合,孙权都可谓是算准了时机,奇袭得手,险些重创刘备的主力。

企图斩断蜀汉与外界的联系

除了在作战中频频伏击刘备之外,孙权还试图从其他方面下手,切断蜀汉与外界的联系。他明白,如果蜀汉与外界隔绝,孤立无援,那么刘备的北伐计划必将难以为继。

于是,孙权便派遣大将陆谌在巴西设伏,阻隔蜀汉与汉中的联系。同时,他还趁刘备外出北伐的空隙,派遣军队侵入蜀中,企图占领益州。一旦蜀汉内外受敌,孤立无援,其北伐大计必将扑朔迷离。幸而刘备及时发现了这一阴谋,迅速赶回蜀中,才得以保住益州。

孙权野心勃勃、不择手段

通过上述种种手段,我们不难看出孙权的野心勃勃。他明知刘备乃是蜀汉之主,但却始终对其虎视眈眈,企图以各种卑劣手段来阻挠其北伐计划,进而切断其与外界的联系,最终将其置于险境。可见,孙权并非真心想与刘备共享天下,而是企图独吞天下,成为唯一的霸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孙权不惜使用各种不择手段。他不仅频频派遣大军伏击刘备的主力,还试图从内部切断蜀汉的联系,令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这种行为不仅缺乏仁义之心,也充满了野心与阴谋。可以说,孙权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逆天之徒\",不顾一切地追求自己的私欲。

第三节 夫人孙尚香忠贞不渝,坚持伐蜀

孙尚香乃东吴皇族继承人

孙尚香乃东吴皇室后裔,是东吴君主孙权的女儿。她聪慧过人,深得父亲亲信,在东吴朝廷颇受重视。作为皇族公主,孙尚香自幼即受到良好的教育,涉猎广泛,政治头脑出众。她不仅精通典籍,更深谙时局变化,对国家大事常有独到见解。

却与丈夫刘备情投意合

孙尚香在东吴内部地位显赫,却出人意料地选择嫁给了蜀汉的刘备。当时刘备正与曹操周旋,东吴与蜀汉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两国矛盾并未完全化解。孙尚香的这一决定无疑让东吴内部颇感意外。

然而,孙尚香之所以选择与刘备结亲,并非出于一时冲动。她深知刘备乃是当世英雄,可以与曹操分庭抗礼,而她作为东吴公主嫁入蜀汉,无疑能够增进两国联系,维护东吴利益。因此,她慎重地做出了这一重大决定。

临危不惧、坚持反蜀

当刘备在益州遭遇重创,濒临破败之际,孙尚香毅然站在丈夫一侧,坚决支持刘备反攻蜀汉。她多次劝说刘备不要放弃,要趁机反攻蜀汉,夺取属于蜀汉的土地。即便面临来自东吴内部的压力,孙尚香仍坚持己见,英勇不屈。

孙尚香深知蜀汉乃是东吴最大的潜在威胁,只有彻底击败蜀汉,东吴才能真正称雄天下。因此,她一再劝说刘备发动进攻,誓要消灭这个眼中钉。即使面临失去丈夫的危险,她也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

多次劝说丈夫攻取蜀汉

面对濒临覆灭的蜀汉,孙尚香一次次地劝说刘备要趁势进攻,不要放过这个机会。她深谙此时正是攻取蜀汉的最佳时机,只有彻底消灭蜀汉,东吴才能真正稳固统治。

孙尚香不仅从战略角度劝说刘备,也从情感上鼓励丈夫勇往直前。她多次表示,只要刘备能够战胜蜀汉,她必定会全力支持,绝不会落井下石。孙尚香言辞恳切,博得了刘备的信任与支持。

在孙尚香的再三劝说下,刘备最终下定决心,发动了针对蜀汉的进攻。虽然最终遭遇了严重挫折,但这一决定无疑显示了孙尚香的政治远见卓识。

表现出坚韧的性格与政治头脑

通过这一系列事迹,我们可以看出孙尚香不仅有着坚韧的性格,更拥有出众的政治头脑。面对危机四伏的环境,她临危不惧,勇敢地站在丈夫一侧,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

孙尚香深谙国家大事,洞察时局变化。她洞悉蜀汉乃是东吴最大的潜在威胁,因此坚持要彻底消灭这个劲敌。即使面临来自东吴内部的压力,她也不为所动,坚持己见。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无疑展现了她卓越的政治智慧。

可以说,孙尚香是东吴重要的女性政治人物。她不仅身份尊崇,更以智谋勇略名闻天下。在危难关头,她忠诚于国家,坚持正义,为东吴的崛起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坚韧不拔、义薄云天的性格,必将永载史册,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4. 主妇徐氏耿直刚烈,决不屈服

徐氏为孙权的正妻

徐氏是孙权的正室夫人,出身正直有为的仕宦之家。她生性刚烈坦诚,不善伪饰,在孙权的宫廷之中顶风作案,多次直言不讳地指出孙权的暴虐行为。

徐氏出身名门,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性格坦率耿直,不轻易屈服于强权。她嫁给了当时力量最强大的东吴王孙权,却从不为此而臣服,反而以正当的手段不断挑衅和反对孙权的暴政。在历史长河中,她成为少有的能够公开批评君主的妇女典范。

为人正直刚烈不阿

徐氏待人极为坦诚,从不掩饰自己的想法。她对孙权的暴虐统治行为深恶痛绝,多次公开表达不满。在孙权的宫廷之中,她毫不客气地指责他的种种不当之举,言辞尖锐直白,丝毫不顾及身份地位的隔阂。

孙权虽然暴虐残酷,但也很欣赏徐氏的这种正直刚烈的品格。他知道徐氏出身名门,教养良好,不是那种好欺负的庸俗之人。因此,即便徐氏屡次公开批评他,他也从未真的对她怎样。相反,他还颇为器重她的直言不讳,并常常听取她的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