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关灯
护眼
第83章 境遇性危机1(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还有阿根廷用了三年时间建立起来牧场农业的腌制的牛肉羊肉猪肉随着我们的移民船来回,卖给了北美,北欧,意大利地区和俄罗斯。”

“我们种植的粮食依旧出口到欧洲……”

……

一旁正在认真听着的重要成员黎塞留公爵路易·安托万,皱着眉也松了很多,对于他这种财政上的顶尖人才来说,拉普拉塔虽然变成了阿根廷王国,但在菲茨罗伊公司的运行下,他本质上还是金银输送的资源占了大部分,如今已经好很多了,能出口很多东西来让菲茨罗伊公司盈利。

但是各种资源丰富的阿根廷人口少又工厂化,注定进口少出口多,再加上阿根廷建立的一系列工厂,国王查理还下令在纺织业机械化,再加上其它行业如农牧业也作出具体调整,这是把阿根廷当成大型输送出口国来用,以此来维持疯狂的移民政策,同时也成为菲茨罗伊公司经营产业之一。

统到最后,终究还是不健康的运行模式,但只要有了人口,再形成一定规模化的内消便能让阿根廷渐渐走出公司化的国家模式。

也就是说现在的阿根廷王国把他说成国家,不如说他是菲茨罗伊这家超级公司的另外的一个身份,但他确实又是以国家的模式运行的……

黎塞留公爵路易·安托万预计只要拥有达到500万人以上的人口规模,阿根廷便能走出公司化,国王查理也能将菲茨罗伊公司与阿根廷王国从集合体里分开成国家和公司。

这两点的关系很大,一个国家要发展,没有人口怎么行,人都没有说什么都是空的,没有人口作为支撑来充当经济发展的基石。恰恰阿根廷什么都不缺,就是太缺人口,以至于没有办法马上完善人口,以及良好的经济内循环来开发阿根廷。

……

在约瑟夫·罗什舒亚特·莫特马尔说完之后,另外一名董事罗贝尔·德·纳夫维尔翻开自己的笔记本看了看之后说道:“1790年这一整年,菲茨罗伊-阿姆斯特丹公司在东印度地区的运行比去年更困难了,英荷的战争与及亚洲货品的需求量减少的太多,使得1789年与179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毫无盈利可言,同时也拖住我们菲茨罗伊-阿姆斯特丹公司,为此还要投进去很多本金,如果今年还是这样,就只能向大公阁下建议改组阿姆斯特丹公司。”

他刚说完,菲茨罗伊-英格兰公司的代表路易·威廉·索雷尔马上站起来语言有些不善的说道:“纳夫维尔先生的话,我不太认同,菲茨罗伊公司的前身便是由当年菲茨罗伊家族的最早的创始人优秀的腓力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香料以及其他亚洲产品的基础盈利上积累发展而来,如今就因为不挣钱就要抛弃他吗?大公阁下会同意吗?查理陛下会同意吗?不应该让阿姆斯特丹公司的总裁威廉·德·罗什福尔给个解释吗?”

会议大厅里也因为这句话,大家也开始靠在一起低声交谈着,厅内顿时有些骚动起来……

而菲茨罗伊-英格兰公司的代表路易·威廉·索雷尔的索雷尔家在阿姆斯特丹公司每年投资超过三十万里佛尔,如今居然说不争钱了要改组,索雷尔家族这两年超过六十万里佛尔的损失啊,他怎么能不出来说句话。

这时威廉·德·罗什福尔的弟弟拉斐尔·德·罗什福尔缓缓的站起来平淡的说道:“今天我代表我的哥哥让我给大家说声抱歉,他没能过来参加这次会议,我哥哥他写了一份检讨书给董事会,以检讨阿姆斯特丹公司经营不善的失职行为。”

路易·威廉·索雷尔还想说什么被另外一名董事布朗什·德·普瓦捷有些警告的语气提前说道:“英格兰公司代表索雷尔先生,你先坐下吧!”

布朗什·德·普瓦捷与罗什福尔家族交好,他自然是要帮威廉·德·罗什福尔说些话的,况且阿姆斯特丹公司变成这样也不全是威廉·德·罗什福尔的责任,他也认为索雷尔的话有些过了。

索雷尔听着布朗什·德·普瓦捷的话警告他只是英格兰公司代表还无权在最高会议上提起任何问责,他还想反驳,看着一旁的黎塞留公爵路易·安托万对着他微微摇了摇头,他也只好作罢,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罗贝尔·德·纳夫维尔董事看着大家安静下来,继续又翻了一下笔记本说道:“最后,1790年一年的经营情况,除了阿姆斯特丹公司亏了一些,但总体上还是好的,给大家的分红和津贴比前一年好的太多了。

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一年继续坚守本职工作……”

……

……

……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