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破案:我可以拾取记忆碎片

关灯
护眼
第261章 李冬玲案去帮忙(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邱告斌把电脑上的案件材料投影到屏幕上,开始介绍:

“李冬玲案,案发时间10月17日,死者李冬玲,32岁,育有一子,8岁上3年级,丈夫蔡全龙,工地上班,家住新都区外围的柳河村二社。

10月17日下午2点,接到蔡全龙报案,李冬玲在自己屋后的斑竹林被人勒死。

根据派出所的反馈,蔡全龙有重大作案嫌疑,就没想着把案件移交你们重案中队。

通过对蔡全龙的调查,核实到,蔡全龙是个赌棍,他本人和李冬玲有很多矛盾。

这也是派出所判断他有重大作案嫌疑的依据,毕竟进出派出所已经成了蔡全龙的家常便饭。

在斑竹林中只找到除了蔡全龙以外的第三个人dNA,当天我们对蔡全龙进行了抓捕。

可之后的审理和尸体解剖都否定了蔡全龙作案的可能性。”

“具体说说审理过程。”

林慕很想知道审理过程,能通过审理否定作案可能性,他倒是第一次听说。

邱告斌在屏幕上放出现场照片,蔡全龙家是一个两层楼房,可以看出他们家之前还是挺富有。

两层楼房是在山坡边挖出来的地基,楼房背后的斑竹林其实和房顶是一般高的,相距也就几米。

10月的斑竹依然郁郁葱葱,遮蔽视线。只能透过斑竹林的缝隙看到外面。

“林队你看,这是现场照片,按照蔡全龙的说法,他中午12点30回家吃饭,结果老婆没做,人也找不到,这才到处去找。

从监控当中我们确认了这个信息,而且距离他们家几百米的另一个农家乐也有监控,记录了他回家的时间。

蔡全龙找不到老婆,打电话也打不通,以为老婆去打麻将忘记时间,第一时间去了农家乐那边。

因为他们家是单独一家,没有挨着的邻居,没找到然后就挨家挨户的问。

最后到了下午2点这才在房屋背后的斑竹林发现尸体。

最重要的是尸检报告显示李冬玲的被害时间应该在上午9点到10点之间。

体内有镇静剂检出,但是没有性侵痕迹。”

林慕点了点头,基本情况清楚了,虽然蔡全龙确实不是什么大善人,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确实可以排除他的嫌疑。

“有没有可能这个蔡全龙在9点到10点回家作案?”

“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过,但是工地有监控报告,而且他是在新都城区的房建项目上,一直在监控内。

安全绳一挂就上钢架了,喝水撒尿都在架子上,8点到11点48分都没下来。”

邱告斌把监控视频的截图放在幻灯片上。

看来凶手另有其人,随后林慕查看了死者的解剖资料。

李冬玲的死因是绳子勒住脖子窒息而亡,但是在他们家中并没有找到作案工具。

绳子纤维提取后,匹配到的是一种很常用的蓝色尼龙绳,根本就没有办法通过尼龙绳的购买锁定嫌疑人。

至于斑竹林,扩大dNA提取范围,但是并没有得到有效信息。

在派出所来之前,距离不远的很多人来到旁边观看,对现场进行了一部分破坏,鞋印调查也没办法开展。

走访了一段时间,依然一无所获,刑侦大队一共6个组,每个组都有很多工作。

这种在他们看来没有任何破案可能的案子,入库对他们来说自然是最优解。

“我看一下农家乐的监控。”

林慕始终相信,所有走访的人当中肯定有那个凶手,只是没办法筛选出来而已。

肯定是哪个地方漏了细节,或者说凶手真的很厉害,骗过了所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