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用户2544747734的新书

关灯
护眼
第387章 招供是怕挨打(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林月绞尽脑子搜索有关福临的先进事迹,想起福临为黄台吉试药的事,说福临对皇上最有孝心,皇上生病,他第一时间找来特效药,为确保皇上安全,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亲自为皇上试药,这是什么精神?

林月自问自答,古有汉武帝亲尝汤药孝敬娘亲的二十四孝,今有福临试药孝敬父皇的先进事迹,这种事迹,应该写进大清实录流传千秋万代!

林月说完,看着黄台吉,那眼神分明在问,是也不是!

黄台吉又赶紧点头。

想起福临为自己试药的壮举,黄台吉内心很是感动,是呀,黄台吉那么多儿子,在他生病的时候,儿子们虽然都在床边侍奉,但只有福临给他送来特效药,只有福临为他亲自试药,黄台吉对福临的孝心深感欣慰。

黄台吉就下意识看看福临,福临正张大嘴巴定定的看着林月,听林月讲述他的各种孝心和丰功伟绩。

林月又说,福临不仅对皇上有孝心,对自己的皇额娘也是很有孝心的。孝庄过生日的时候,福临不惜献出自家花园里的祥瑞。

黄台吉想起那盆神奇的花,情绪又激动起来。

林月说,祥瑞花是在福临的园子里发现的,祥瑞长在福临的花园里不是没有道理。

林月看着黄台吉,问,不是吗?黄台吉赶紧点点头。

林月又说,祥瑞既是上天对皇上治理国家的褒奖,又是国运继续吉祥的征兆。嗯,这句话很重要,祥瑞是国运继续吉祥的征兆,重点在继续两个字上。

林月问,开国之际,皇上认为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不待黄台吉说话,林月自问自答,最重要的不是顺治吗?只要顺应民意,就能治理好国家,顺应民意,江山就能稳固,民众就能安居乐业,社会就能繁荣昌盛,皇上对国家的治理达到了顺治,所以得到了祥瑞,那祥瑞难道不是褒奖皇上顺治民意治理国家有功吗?福临所做的一切,难道不是顺治民意的吗?

黄台吉能说不是吗?林月不失时机的拍了黄台吉的马屁,拍得黄台吉心花怒放,他非常赞同眼前这个女子的说法,开国之初,最大的问题就是顺治民意,祥瑞在大清国出现,而且开在福临的花园里,不仅证明黄台吉顺治民意的功绩,也是福临继续顺治民意的显示。

林月夸赞福临,哪一件不是顺治民意造福民众的呢?这样的说法,谁敢质疑?

黄台吉忙不迭的点头,我大清国有此祥瑞,我大清国的国运一定会继续吉祥!

林月笑笑,谁拥有祥瑞,谁就拥有天下!

黄台吉又赶紧点头,是的,谁拥有祥瑞,谁就拥有天下,现在他拥有祥瑞,他拥有天下,这话没毛病。

所有大臣都没有听出林月说这话的话外音,不过,话又说回来,谁又会相信,正值壮年,身体和事业如日中天的黄台吉,很快就要命丧黄泉!很快就会没有天下呢!

唉!虽然没有了天下,但有地下,地下的一抔黄土每个人都拥有。

林月笑笑,继续说,既然福临做的事都是顺治民意的好事,所以,福临办事,皇上放心!

黄台吉赶紧接过话头,福临办事朕放心!他有什么不放心的,儿子难道还敢坑当皇上的爹?

林月不再啰嗦,最后请示黄台吉,启禀皇上,民女刚才说的这些话皇上都点头表示赞赏,但大臣们能接受吗?

大臣们都懵了,关我们什么事呀?林月刚才说了那么多话,那些话都要接受吗?为什么要我们接受呢?大臣们都懵逼的站着没人说话。

林月说,大臣们不接受,就是对皇上刚才的点头不认可哦!

大臣们一听,这还了得,皇上都点头了,大臣们岂敢不认可?不是说男人都有尿性吗?尿池在那,尿不到池里说明你短,尿到池外说明你软,还不赶紧展示你的尿性?

所有大臣全都呼啦啦跪下,向皇上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皇上英明,皇上神武,皇上睿智,皇上.....,每个人都生怕皇上听不见自己的声音,磕头表示顺从皇帝的山呼声响彻大殿上空。

林月为黄台吉挖坑,挖得那坑既圆又深还很大,黄台吉跳进坑里爬不出来,捎带着大臣们也跳进了坑里,关键是正值黄台吉很快就会驾崩,朝堂上林月与黄台吉的对话,不会因时间的流逝发生歧义。

福临拥有祥瑞,福临办事皇上放心,就连顺治的提法也被林月提了出来,皇上都点头了,百官都赞同了,还有什么值得争议的呢?

林月笑得很开心,我挖的这个坑,避免了皇子们争夺皇位的杀戮和纷争,这也算是自己在这个世界做的一件好事吧!

林月鹤立鸡群般的站在大臣中间,唉!妹妹腮红不够,姐姐巴掌来凑呗!

看着跪了一地的大臣,听着大臣们不绝于耳的赞同赞美声,黄台吉有点懵,林月这个时候怎么会突然不遗余力夸赞福临?感觉眼前这个女人居心有些不良的嫌疑,但嫌疑什么?黄台吉自然很懵逼。

不过,林月说的这些话,句句都说在黄台吉心坎上,合朕意,就是最大的智慧,黄台吉对林月的睿智深感震惊,难怪福临会判若两人,难怪福临会做出如此多惊世骇俗的丰功伟绩,难怪我大清国会出现祥瑞!我大清国有此奇人,难道不是另一个祥瑞?

黄台吉看林月的眼神就显得有些异样。

黄台吉看着看着林月,突然想起林月曾经许诺,说运煤专线开通以后,要给他分红十万两银子。

十万两呀!不是小数目,自己内库空虚,有这十万两银子,黄台吉可以做一些想做却又苦于没钱的事,但这种事不能在百官面前暴露,说白了,这种事情被不信邪的官员知道了,说他假公济私或接受贿赂就不好了。所以,黄台吉只想提醒一下林月,说你曾经许诺的事不要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