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我的老板是崇祯

关灯
护眼
第183章 国宴上的大明风华(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戌时的钟声悠悠回荡。一场盛大的庆功宴在宫殿中拉开帷幕。宫廷中的宴会采用了分桌的形式,根据地位的高低,人们依次入座。皇族和高官们独自坐在殿内的单桌上,显示出他们尊崇的身份;而五品以下的官员则两人共用一桌,安排在院子里。

此时,主持国宴的仪礼司隆重登场,标志着盛宴即将开始。原本低声寒暄的众臣们也纷纷挺直了身躯,闭上嘴巴,显得庄严肃穆。突然间,王体乾发出一声尖锐的呼喊:“陛下驾到!”这声呼喊如同惊雷般打破了宁静,群臣们立刻站起身来,拱手行礼,表示对皇帝的敬意。

在 24 名金吾卫护卫官的簇拥下,身穿冕服的皇帝缓缓走进了大殿。冕服作为正装,其独特之处在于它的颜色搭配。除了某个特殊时期穿着冥服之外,历朝历代的君王所穿的冕服都是玄色的,即黑色。这种颜色体现了皇权的庄重和威严。整体来看,冕服的设计以上黑下红为主色调,甚至连鞋袜也是红色的,这里称之为赤色。这样的色彩组合既彰显了皇帝的尊贵地位,又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

好一个朱由校!他头戴那顶十二绺垂五彩珠冕冠,颗颗珠玉闪烁着华丽的光芒,如繁星般璀璨夺目。它们低垂下来,宛如流泉飞瀑,轻轻地遮住了他的眉角,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威严。

身上穿着的十二纹章玄衣、纁裳,长长的衣角如同流云般铺展在地上,仿佛与大地相连。那白罗大带紧紧束在腰间,凸显出他挺拔的身姿。而黄色的蔽膝和素纱中单,则透露出一种典雅之气。脚下踏着的赤舄,鲜艳如血,仿佛燃烧着一团火焰。

再看皇帝的肩部,精心织就的日、月、龙纹交相辉映,栩栩如生;背部则是星辰、山纹交织,犹如一幅宏伟的天象图;而袖部的火、华虫、宗彝纹更是精美绝伦,每一丝线条都流淌着皇家的尊贵气息。腰间悬挂的黄、白、赤、玄、缥、绿六彩大绶和小绶上,挂满了玉钩、玉佩、金钩、玉环等饰物,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皇帝的无上权力。

当朱由校踏进宫殿的那一刻,众人皆惊。他们急忙起身,目光紧随皇帝,眼中满是敬畏之情。朱由校缓缓坐下,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众卿平身。”百官们谢恩起身,整个场面庄严肃穆。在光禄寺卿的主持下,宴会正式开始。此次征辽的将领和相关的官员们纷纷入席,他们都是帝国的精英,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

朱由校和皇后张嫣端坐在龙椅之上,两侧分别坐着几位贵妃娘娘,朱由检则坐在左侧第一排的位置上。其余众人如李义、朱梅、秦良玉、毛文龙、张维贤、袁可立、孙承宗、孙传庭、张之极等,则根据各自的品级依次入座。值得一提的是,朱由校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文武官员分类来安排座次,而是以在此次大战中所发挥的作用大小作为依据。如此一来,左侧座位上的人显然都是参与了战斗或者在后方出谋划策的功臣,而右侧则是那些只会空谈仁义道德的普通文官们。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毕懋良、毕懋康、徐光启、王徵以及火器司的赵麟竟然也在座。按常理来说,以赵麟的品级,他只能坐在殿外,但由于此次大战中超过六成的火器都是经他改良过的,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因此才有了破例入殿的资格。突然间,悠扬而激昂的音乐声响彻整个宫殿,这正是开场音乐——《炎精之曲》,其全名乃是《炎精开运之曲》。此曲作为宴飨九奏乐章的开场曲目,承载着特殊的意义和庄重感。

随着乐曲声的响起,光禄寺的少卿步履稳健地走入殿中。他双手小心翼翼地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之上安放着一方精致的酒爵。少卿恭恭敬敬地走到皇帝的御座前停下脚步,然后将酒爵递给一旁的王体乾。王体乾接过酒爵后,态度虔诚且谨慎地将它放置在朱由校面前的案几上。

此时,众多太监忙碌地穿梭于殿内,他们动作娴熟而有序,将一盏盏精美的酒盏轻轻地摆放在百官面前的案几上。这些酒盏的摆放位置和顺序都经过精心设计,既要方便取用,又要展现出宫廷礼仪的严谨与规范。

值得一提的是,国宴上所使用的酒杯颇具考究。皇帝所用之杯称为“爵”,这种酒杯常见于三国时期的电视剧中,通常呈现出青铜三足的样式,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而百官所用的则是“盏”,也就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酒碟子。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体现了身份和地位的差异,更增添了宴会的仪式感。

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旋律,侍立在百官身后的太监们开始依次为众人斟酒。他们动作轻盈、手法娴熟,每一滴琼浆玉液都恰到好处地倒入杯中,仿佛在演绎一场无声的舞蹈。整个场面显得庄严肃穆,却又透露出一股难以言喻的优雅氛围。正巧《炎精之曲》演奏完毕。

御座上的朱由校已经举起杯来:

“诸位卿家持杯,朕与诸位臣工共祭禹祖!“

朱由校端起酒杯,洒在身边的地上。

“祭水官禹祖!”

百官纷纷起身,齐声呐喊。

也将杯中酒倒在了地上。

酒香味,瞬间笼罩在偌大的宴会上空。将酒水洒在地上,需要三次,代表的正是天地人三才。

每泼了一遍酒水,现场的酒味就浓郁了一分。

甚至,百官那边,酒水汇成了小溪,汩汩流淌……

这铺张浪费的场景,若是十七年后的朱由检看到,必然要心疼死

如是三次后,朱由校再次端起酒杯,眼神坚定而庄重地说道:

"今日,朕在此祭奠此次平辽之战中英勇阵亡的大明将士们!他们以自己的生命和热血,扞卫了国家的尊严与安宁。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大明的历史长河之中!"

文官们听到这话,有的人显得很不情愿,但又不敢在皇帝面前表现出来。毕竟,在这种场合下,就算是做做样子也得把这场戏演完。这些文官士大夫们向来对军中将士不屑一顾,觉得他们不过是些每月拿着一两半钱军饷的卑微之人,根本不配得到他们的关注。然而,皇帝今天的举动却让他们明白,这些大明将士并非他们眼中的蝼蚁,而是皇帝心中的英雄、兄弟。

此时此刻,朱由校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文官,似乎在告诉他们:无论你们如何看待这些将士,朕都会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与敬意。因为正是有了这些英勇无畏的将士,大明才能得以安定繁荣。他们所付出的牺牲与努力,值得每一个人铭记在心。

最后一次朱由校说道:

“此次灭建奴收辽东是我大明自万历朝鲜战争之后最值得庆贺的大事!朕与诸工同饮!”说完,他一手持杯,一手护持在前,伴随着举杯的动作,衣袖遮面,将酒水一饮而尽。

百官纷纷端起酒杯,喊道: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伴随着皇帝酒杯的放下,群臣纷纷落了座。

第二首音乐《皇风之曲》奏响了。

从这时候开始,主导权就交给了官员们。

第二次敬酒的就是武将。

可是选谁来做这个带头的人呢?朱由检吗?可他是个亲王这也是他第一次领军上阵,李义也不行,他虽然是伯爵但在军中威望尚浅。此时秦良玉站了起来。

在场武将,她是实打实的重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