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明朝第一航海家

关灯
护眼
第212章 真定之战(2)(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耿炳文的一句撤退,导致全军溃退,还导致了一次严重的踩踏事件。

自古作战,前进、后退都有约定的特定信号。

比如,击鼓而战,鸣金收兵。

耿炳文下令撤退时,并没有鸣金收兵,也没有吹响大军统一后撤的号角。

毕竟,城门就那么小,只能容纳三五骑兵或十名步兵同时通过。

数万人的大军要一起撤回城内,不可能同时撤退,需要分好几波人马依次后撤。

这一点,身为久经沙场的老将,耿炳文不可能不知道。

他没有吹响撤退的号角,使用的是旗语与联络兵,传递撤退命令。

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有时候,平时无关紧要的问题,关键时刻是致命的。

战场上,两军对阵,往往会分成几个大军阵或几路队伍。

比如,有的大军会按照横向布阵,分为左、中、右三军;

有的大军是纵向列阵,分为前、中、后三军。

耿炳文是临时下令率军出城的,因此,采取的军阵,只能是纵向的前、中、后三军布阵。

耿炳文的后军与中军悄然撤退,前阵的耿炳文军队仍有有数万人。他们与张玉、朱能等率领的大军交战在一起,没接到后撤的命令。

一开始,耿炳文的后军、中军的撤退是井然有序的,前军确实起到了掩护撤退的作用。

可耿炳文没有考虑到一点,他的大军中潜藏着不少细作。

他们是郑海安插部署应天府的蛟龙卫,早在大军北上时就混入大军了。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耿炳文万万没想到,军中的几颗老鼠屎,坏了他的一锅汤。

“大将军撤退了,大家快撤!”

“没有命令,不许后撤!”

有部分带兵的将领还是很谨慎的,并没有下令撤兵,毕竟没有接到上级统帅的后撤命令。

没有收到任何撤退的命令,可后军和中军都退了,唯独前军拼死战斗。

这是什么缘故?

耿炳文前军的士兵们不能理解,就连带兵的将领也不能理解。

这个时候,某一位低级将领大喊喊道:“他娘的!让老子拼命,他们却擅自跑了!兄弟,我们也撤!”

“大将军撤了,我们也撤!”

“大家快撤!”

郑海带领着一百来人的飞龙卫骑兵,快速迂回、穿梭,在战场上游弋。

看到耿炳文撤退的这个漏洞,他露出狡黠的笑容,如获至宝。

他下令道:“所有飞龙卫听令,只猎杀阻碍撤退的将领,不要阻碍后撤的敌人。”

看到郑海一脸狐狸般的笑容,冯致远等飞龙卫指挥官都知道,这是好消息。

冯致远等几名飞龙卫将领各自带着二十人的小队离去,快速穿梭,游猎自己的猎物。

“没有命令,不许撤!”

南军中的一名带兵将领想要阻止自己的士兵后撤。

咻!

一支羽箭射中他的胸口,他身体一晃,从马上坠下。

郑海并没有停下来,也没有向前继续突进,更没有去攻击那些没有将领指挥的士兵。

他扯了扯战马的缰绳,一个急转弯,再次远离交战的队伍。

再次从箭囊里抽出一支羽箭,他驾马再次游弋在交战队伍的边缘,寻找着阻拦敌方士兵后撤的敌方将领。

飞龙卫的狙杀,细作的鼓动,士兵求生的本能,所有的一切加在一起,导致一场无组织的大撤退。

“杀!勇士们,给我杀!”骁勇善战的朱能挥舞着大刀,大声呼号。

朱能是燕军有名的拼命三郎,勇猛程度几乎无人能比。

他平时话不多,经常板着一张冷脸,以冷酷着称。

可一旦上战场,他简直就是战神附体,带头冲锋,所向披靡。

“杀——”

朱能大喝一声,一刀砍掉一名敌军将领的脑袋。

又一刀,砍向一旁的敌方士兵。

呲——

那名敌方骑兵持刀的右手臂,整个被砍掉,鲜血喷射而出。

猛!

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