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股民的炒股日记

关灯
护眼
第1章 入市初谈(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米云在2023年六月底开了两融账户,一下子就拥有了三个不同券商的证券账户,第一个户十年间基本弃用,尽管是发家账户,因为十年不降佣金,都是千三佣金,谈崩了十几任客户经理,到2020年底,十年后才申请下调到万八佣金,然后三年后又主动下调到万一佣金,最后一次下调佣金,是券商客户经理主动发起的,前十年是我主动发起的,十年后才成功,五年僵尸户没动。

米云没记错的话,国信证券换了十几任客户经理,华泰没换过,平安没见过客户经理,网络归属的营业部3098,好像近两年网络归属的营业部是3065,因为米云自己就有在开户的券商之一工作过七年左右。

怎么才能开有效户,米云当时没了解,也没管,大家认为的有效户就是往账户存够一万,我们一批参与公司员工持股的要求存放6万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我没有理会公司的要求,就存了200块钱进去,管它是不是有效户,后来还是起作用了,买了分级基金,分级杠杆B基金食品饮料,就200块钱,买不了多少,大概500股左右。

当时三毛多钱一股,快下折了,买的时候还是有一定风险的,一旦B基金触发下折就是面临省失90%以上的资金,也就100多块,又不是几万,全部损失也没多少,就没放心上,就一直拿着没动,后来分级杠杆B基金还是退出历史舞台了,伤害性太大和投资门槛太高,2019年末取消前一年的时间管理层宣布资产三十万才能买卖B基金,说是为了保护散户,不让散户参与高风险的分级杠杆B基金。

回过头来看,2016-2018年一直都是熊市,不亏才怪。幸好那时候资金量小,亏损不大。总共花了1100多买了两个账户的食品B基金,华泰1000元,平安100多,没想到几年能翻二十多倍,中间上折两次,分得母基金和A基金,全程也没动,因为只能卖不能买B基金,三十万资产柜台开通B基金权限才能买卖交易,普通人100多赚2000肯定会知足了,1000元本金,高峰到三万多了,也没动,也不知道当时怎么想的,反正就当无义之财,直到管理层取消B基金,回吐到2万多利润,才被系统被动清仓。

都不是米云主动发起的交易,主动的就是自己最后卖母基金食品,然后因为情怀投资现在都还有持仓食品饮料基金,股票真不能谈恋爱,这是后话了。

这个时间段,心理认同了价值投资,开始选择白马股,蓝筹股,行业龙头,成长股,心态变化还是挺大的,反正股市一直都是当兴趣来玩的,没想过当职业股民,只不过在这个行业工作,少不了跟它打交道而已,近水楼台先得月,再说多学点技术没坏处,再加上工作也不忙,有大把时间可以学习。

2019年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始主动学习各种知识,各种技术指标都研究了一遍,试图根据自身性格特点,找出一套属于自己的交易体系。

然后一直实验到2022年,还是没有完全成功,华泰主账户从2015年5月左右最高峰开户,5000多点入市,到2022年底,依然没有摆脱亏损的命运,原因主要就是跟券商较劲高佣金问题,仓促从国信证券过来,来华泰买票,5000点入市,进去没多久,就跌到2000多点,大盘指数腰斩一半,还有半山腰抄底失败,再加上十年时间没有资金进入,只有资金流出,没有机会,也没主动权解套,错过了很多机会。

十年养家,没有一分钱能进股市,反而从股市套现了5万补贴家用,10年几千块钱入市,三年时间,到13年中,国信资产也没有破万,十年没有银证转入资金,只有转出的几万资金,加大了操作难度,基本上算僵尸户,完全当兴趣看待股市,到年底才有转机,当时的科达机电还是枕边人让买的,赚了一点出手了,锦江投资也赚了一点,出手了,到14年初资产已破万,东方通信每年都有突破,赚了一点也出手了,资本就越来越多了,几千块钱的本金经历了四年也慢慢到两万左右,实际上就是几个月的变化。

米云记得真正有变化的要到2014年上半年,两元成本以下的北车和一重持仓1000多股,突然飙到六七元左右,三倍左右的利润,也是意外,不知道连板多少,只记得当年一重是一字板七八个,北车因为合并重组的消息,一下子从三元调到七元左右,也翻了一倍,当时两只票都是2000多市值,一下子变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