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三国,义薄云天关羽开启重生之路

关灯
护眼
第41章 三年(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关羽命令下达,众人开始行动。

他也在尝试处理政务,这对于他来说是非常陌生的领域,从县令开始做起也挺有挑战性。

关凌办事效率很高,很快就带人去丈量好了土地,部分流民获得了土地,包括获得了土地的人都要去参加开荒。

毕竟不能占便宜。

开了荒就开始抢种晚稻。

山地只能等后面种小麦等。

包括西城的贫民都获得了城外的土地。

衙役方面,以前的衙役只留下了三百余人,龙沟谷15岁到23岁的补充进去后还招收了几百人。

接着又招收了1000名屯田衙役。

龙沟谷15岁以下的关羽给他们请了先生教他们识字。

30岁以上的都去了工厂工作。

肥皂生意越做越好,不少外地商人准备找关羽拿货销售。

关羽目前没有想过自己派人去各地做生意,马上就要大乱,自己派人出去岂不是给张角送物资。

找到关羽想和关羽做肥皂生意的人,他都和这些人签订了省区独家经营合约。

按照郡为单位,承包给他们,一个郡要收5000两白银的独家经营权。

各地商人不得跨郡销售,否则关羽有权解除合约。

商人们一想这钱能给,只要一给这整个郡就只能他们卖,价格不就是由他们定。

他们在关羽手上拿到的价格比关羽在解县卖的价格要低不少。

这里面利润空间很大。

不少大的商贾都选择了买下一个州的经营权。

尤其是冀州、司隶很多人都争着抢着买。

5000两白银只有一年的经营权,第二年只有续约。

三年时间一晃而过,解县异常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每年也有不少流民来到这里定居。

解县已经成为了河东第一大县。

比安邑还要繁荣。

关羽每天忙的脚不沾地,流民越来越多。

解县已经无法安置这么多流民。

解县现在可能是整个大汉唯一净土,最近几年其他地区大旱,很多百姓颗粒无收。

幸好关羽让各地商人将粮食运输到解县,代替肥皂、香皂、洗发水的经销权购买费用,和货品的费用。

解县才不至于那么缺粮。

另外他早就知道这几年会有自然灾害爆发,提前做好了灌溉准备。

解县百姓才能过得如此好。

这也将关羽困在解县三年,没有出去一步。

整个解县几乎每家每户都立有关羽的长生牌,关羽的仁义被整个大汉流传。

谁不知道解县有个县令名为关羽,其祖上为关龙逢,一代忠良被夏桀所害。

祖父关审一代大儒,不事权贵,退世隐居教化平民。

关羽更是散尽家财,借钱为乡亲治病,落魄到打铁为生。

幸亏其铸剑水平极高才得以改变现状。

山贼攻入解县,杀害原解县县令裴洪,又是关羽单枪匹马挺身而出,替解县解围,还百姓安居乐业。

又接纳流民,救助百姓。

他还不断有诗词流传于世,早期出名的有《述剑》、《赠伯喈公》。

这两篇诗词被大儒蔡邕夸赞,称其有大才。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