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度尽六道怎么少得了我

关灯
护眼
第124章 包大人来了(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八月包拯肩负重任出任契丹正旦使出访辽国圆满完成外交使命归国复命 。

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四月包拯转任尚书工部员外郎同时兼任直集贤院及陕西转运使等要职 。

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五月初二包拯又调任至河北路担任转运使六月二十二日奉诏回京出任三司户部副使一职 。

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包拯荣膺天章阁待制头衔并执掌知谏院事务 在任期内他屡次直言不讳地抨击那些位高权重且备受宠幸的大臣甚至恳请圣上罢免所有由宫廷内部赐予的特殊恩宠赏赐 。

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阳春三月,包拯被外放担任河北都转运使一职,并加封龙图阁直学士。

至和二年(1055年)十二月,包拯因担保推荐官员失误获罪,贬官兵部员外郎、知池州(今安徽池州)。

嘉佑元年(1056年)八月,复职刑部郎中、知江宁府。 [29]同年十二月,被召任权知开封府,迁升右司郎中。

嘉佑三年(1058年)六月,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

嘉佑四年(1059年),时任三司使的张方平由于买土豪的财产,被包拯上章弹劾,最后被免官;由宋祁接任,包拯又继续弹劾;宋祁被免后,就由包拯以枢密直学士之职暂任三司使。

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三月份,包拯又进一步升迁至给事中的职位,正式担任三司使这一要职。然而短短数日之后,他便被调往礼部担任侍郎,但包拯毅然决然地推辞了这个任命。

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五月份,正当包拯在枢密院处理事务之时,突如其来的疾病让他卧床不起。同月二十四日,这位备受尊敬的官员不幸离世,享年六十四岁。宋仁宗亲自前来吊唁,为了表达对包拯的哀思,皇帝还特地宣布停止上朝一天。朝廷追赠包拯为礼部尚书,赐予他谥号“孝肃”,以彰显他一生的功绩和品德。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