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重生91打造世界顶级财阀

关灯
护眼
第242章 实力对比(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这个时代的军阀头子,对于控制区内地民众,要说有多好,那是开玩笑 。

他们不过是利用武装力量,强行控制该地区,压榨民众为其服务,进行违法犯罪的勾当。

南佤地区,由于山高林密,地区偏僻,民众稀少而分散。魏某龙几兄弟,其实就是在各个聚居地派驻所谓的村长进行高压统治。

犯罪集团军里面出身的村长村官,能是啥素质可想而知 。可以说是民怨极大,得知江海的部队前来攻打的时候,民间连基本反应都不配合魏某刚。

魏某龙得知大军压境,不可避免的一仗估计跑不掉,再说了,老缅政府军曾经也试图攻打和占领佤邦联合军的地盘,结果同样也是惨败而归。

他三兄弟开了个简短的会议。商量对策。

魏某龙坐在首位先发话;“咱们要不要把部队分散?专心和他江海打游击,靠时间拖垮他们,别管他多有钱,陷入游击战后,拖垮他们无非就是时间问题。任谁也舍不得把钱丢在这荒山野岭的落后地区。毕竟看不到希望。”

二弟魏某刚则是摇头反对,他语重心长的说道;“当初听我的,好好发展民众基础,只有民众支持才能够心无旁鹜的打游击。现在江海控制地区里的教育,医疗,社会治安,公共交通,包括商业发展都远超我们十倍以上,我曾经自己潜入过去看过,所以这并不是他们宣传吹嘘的结果。而是实实在在的。这种情况下,民间怎么可能支持我们打游击。”

魏某龙明面上是171的司令,但是实际上很多事情他反而更多依赖二弟魏某刚,因为当初在坤某沙军中,就是魏某刚最先得到提拔任用,而且组建佤邦联合军以来。也是他在背后出谋划策,才让大哥坐上了司令的宝座。

但是这玩意还真是印证了那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哥自从坐上司令位置后,就开始刚愎自用,再也听不进去二弟的进言。

一朝大权在握,就开始享乐和放弃对民众扶持以及治理。作为一个军阀头子,没有两位数以上小娇妻 ,那都是不合格的。豪车豪宅这些更是标配。

他唯一听取二弟意见的,就是组建更强的部队,但是绝对权力带来的,往往就是绝对腐败。他一个司令都沉迷奢靡游戏,色中恶魔。可想而知旗下部队高层已经派出去的各村官会是什么样子。

魏某刚很多时候替大哥背了半辈子的黑锅,被无数人误解,忍辱负重。他一辈子清贫如水,没有任何财产,他把自己的所有财产捐献给了佤邦南部辖区内教育事业,建成宏邦中学,振兴学校,他唯一的财产就是陪伴了他半个世纪的军用水壶.这样一位清贫如水的伟人,让全世界华人华侨不得不感叹一生仁义。

所有的人只在互联网上看到一张模糊不清的照片,就这样把一位清白的东南亚华人华侨领袖,东南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污名化.今天就让大家认识一下真实的魏某刚.

魏某刚是名门之后,父亲为抗日远征军将领,母亲为中缅边境大头人之后,父母的原生家庭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魏某刚1945年出生中缅边境,显赫的家世,让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六十年代特殊时期,解放全人类的运动中,中缅边境武装大乱战,这时期魏某刚在老缅、小挝、人妖国交界处三角地区以教育传播文化,获得了当地百姓高度赞许,至今缅甸掸邦各民族很多领导都是魏某刚的学生.

魏学刚1975年弃笔从戎,参加了掸邦独立运动勐傣军,其实这并非他的本愿,但是从下接受的传统教育,让他必须要扶持大哥,因为长兄如父,而且大哥也是家族指定继承人。

当时世界各国普遍有反抗殖民主义民族独立运动,掸邦在英殖民之前是独立国家.英的殖民地普遍有种植鸦片的历史,掸邦本地百姓有长达百年的鸦片种植历史,魏某刚深知鸦片上瘾,毒害人民.在魏某刚领导下的地方,禁止任何官兵吸食鸦片,因为种植他根本控制不了。人家民众要靠这个作为唯一经济来源。

在禁毒的过程中魏某刚就得罪了那些通过老缅运输毒品到小挝,人妖国,再转运港台地区,欧美地区的武装毒贩。

那些运输毒品被查获的武装毒贩就开始在各种媒体造谣污名化魏家三兄弟。由于他是军师般的存在,反而他在外界名声比大哥这个司令还要可恶。主要就是他的政治纲领和其他军阀毒贩有着严重利益冲突。

由于老缅三角信息闭塞,也不得机会去澄清.再说魏某刚热心教育,所有钱都投入掸邦南佤地区娃娃学习,更没机会去登报声明。

有部分掸邦独立运动领导人比如坤沙参与贩卖毒品,魏学刚坚决划清界限,绝不参与毒品生意.导致八十年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期的一场禁毒战争,魏某刚成建制并入赞同禁毒的佤邦联合军,和佤邦联合军领导人鲍某祥一起赶走了毒贩子坤某沙.从此南北佤大团结组建佤邦。

魏某刚在佤邦南部辖区他建立宏邦高中,下辖六区都建立了各级学校,而且地区民众子女都是免费入学。

鼓励农民种植橡胶,榴莲,菠萝蜜,菠萝,水稻,各种经济作物,替代鸦片种植.他一生清贫如水,幼尔好学,无欲则刚.他把自己一生所有青春和财富都奉献给了佤邦南部老百姓,一件衣服常常是穿破了才舍得换,所有的财产就是那个陪伴了他半个世纪的军用水壶,这个军用水壶装满了金三角的每一次重大历史变革的秘密。

佤邦地区龙蛇混杂,严格来说,坤某沙,鲍某祥,包括他魏某刚三兄弟,其实都是军阀头子,只不过,在其中魏某刚扮演的角色,对比一下其他军阀头子,要好很多。

但是事情也一分为二的来看,他之所以一直扮演这么一个角色,何尝不是他的野心铸就呢?他需要外界认可这一角色。从而实现更大的政治野心。

可惜既生瑜何生亮,江海的横空出世让他所有的努力一朝成空。

他所做的事,如果没有江海所作所为相对比,也许能够蒙骗外界和当地一些民众。

但是江海从开始小李勇过来组建武装力量开始,就再三强调,凡事涉及毒,一律严重打击。

一开始的武装力量构成,也许有一部分就是些亡命徒。但是随着武装力量扩张开始,江海不断从老家招收退伍军人进安保公司,再由安保公司从中选择有信仰,有原则,有纪律的优秀人才填充进队伍。

而且这些人才填充进去后,成为军纪严明,百姓称赞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同时这些人才往往能够更快的得到提拔任用。这也造成他的武装力量里面,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过硬能打能拼的部队。

既然部队纪律严明,同时下重拳打击违法犯罪,辖区内的治安状况自然肉眼可见立马好转。

由于三角地区民众组成特别复杂,但是教育相当落后,江海在小李勇封官后,就大笔资金投入,建立学校医院。

医院作为一个地区最不可缺少的公共资源,江海大笔一挥,让民众在很多普通疾病上面获得免费医疗的资格。

当然了,重大疾病还是实行家属承担一部分。哪怕你欠账都可以,但是家属必须认可签字。

然而学校,那就更不用说了,统一中文教学。费用全免,营养中餐也是免费提供,从小就教育娃娃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今后的治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这些都开始正常运转后,江海才开始了搬迁工作,把这些山民,从深山老林里强制搬离,然后规划出一个个的特色小城镇,开始了大量的基建项目开发。

社会进步的同时,没人愿意扯后腿,民众一开始还颇有微词,因为是被强制搬家到各个聚集地。

但是到达聚集地后,尽管一开始居住条件并不好,但是当得知他们从事修建的就是自己今后的家以后,爆发出极大的热情,加班加点的就是干,因为给他们修建住房以及公共设施,政府居然还给工资。而且收入还不低,起码比当山民土里刨食强得太多。

就这样民间如火如荼的大快干,一座座漂亮的小城镇如春笋般在三角地区拔地而起。

在安排各聚集地的时候,江海就起了一个小心眼,把各汉家儿郎安排在其中做点小管理之类。因为教学就是全中文,所以汉家儿郎并不反对,相反还特别拥护。等小城镇建好,又开始建设交通设施,把这些城镇串联起来。

因为小城镇选地址时候就有了全程规划,所以交通设施进行也非常顺利。

民间资本经济复苏后,汉家儿郎的天性又被开发出来了,各种小生意就做起来。最后才是建设各厂矿和工业园区。大家各个基建项目否还在继续,一部分年轻人开始选择进厂打螺丝。轻松的同时,挣钱还多。如此发展,速度自然不是魏某刚能够相提并论的。

所以他才在会议上明确反对大哥提出的游击战。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