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当昏君开始炼丹

关灯
护眼
第2章 皇帝和他的臣子们(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赵忠孝被李顺奇怪的注意点,弄得一时语塞,不过想想也就不意外了。宫中早有传言,皇帝已经如先帝一般开始服用丹药了。看来又是一个短命鬼!

“内务府的库房里保留有十颗。”

“哦?散朝之后,送到朕的寝宫去。”

“咳!咳!”胡敏德看着两人还要继续这不着边际的对话,假意咳嗽两声打断。

“你们继续。”李顺笑了笑,端正姿态,继续听政。

胡敏德冷着脸上前,周庆识趣地退了回去。

胡敏德道:“皇上,臣前日所上的折子,为何不见批复?”

李顺却装傻充愣:“什么折子?”

胡敏德看着皇帝一脸茫然,像是真不记得折子的事,出言提醒:“直隶总督空缺,臣请任用兵部侍郎周光正填补。”

李顺恍然大悟:“哦,这件事啊。胡爱卿,就算你不说,今天朕也要与诸位好好商议此事。”

“商议?皇上觉得臣所荐之人有什么不妥?”胡敏德的语调明显抬高了几分,有点咄咄逼人的味道。他早已习惯了皇帝作为一个点头盖章的物件,对他言听计从。

说来奇怪,大胤王朝建国之初有些类似于前世的大明,太祖李国瑞与朱元璋一样出身寒微,传说还当过所谓的“修炼之士”,两人性格和施政的方式也有些雷同,比如:藩王戍边,设立与锦衣卫相似的情报机构“金吾卫”,严整吏治等等。

不同的是他没有废除丞相,加上太子没有早逝,顺利继位,也没有大杀功臣。这位太子,也就是后来庙号为太宗的皇帝,在位三十四年,勤政爱民,造就了一段盛世。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高超的政治手腕和崇高的个人威望之上的。

太宗皇帝驾崩之后,原先压抑已久的问题开始暴露。

比如,藩王问题,民间尚有“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到”的谚语。太宗的兄弟们认同他,忠于他,并不见得他们的儿孙也一样认同他的儿孙。同样是太祖血脉,伱们家能当皇帝,凭什么我们不能?

太宗在位期间,虽然对藩王的权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但是碍于兄弟之情,碍于自己的“仁德”,并未彻底解决。

幸而,当时的右丞相胡成志站了出来,主张迎睿宗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