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房车环游记

关灯
护眼
第204章 意外连连的遮放镇(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车出镇子还没500米,又意外地看到一个指示牌——户闷村“树包佛”。

虎永刚笑道:“芒市这里的树,还是什么都包啊。昨天刚在城里看了‘树包塔’,这里就来了个‘树包佛’啊!”

宁静说:“反正也是顺路,就过去看看吧。”

走到那里一看,果然有一个金色的坐佛,被一棵大树的枝干包在了中间。但这里和那“树包塔”一样,不收票,也没有说明。

虎永刚问了旁边石凳上抽烟筒的老汉,才知道了这“树包佛”的来历。

据说是在明朝的景泰年间,遮放这里发大洪水,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暴雨,附近贺掌山滑坡,形成了泥石流,冲垮了山下好多良田,整个遮放成了一片汪洋,村民们颗粒无收,哭喊连天。

为了祈求神灵保佑,官府就在这户闷村旁边塑造了一尊“过坦玛”佛像,让当地群众朝拜祈福。

不曾想,一夜之间,这“过坦玛”佛像旁边就长出了菩提树,而且越长越高,慢慢的就形成了现在的“树包佛”了。

虎永刚给老汉发了一根华子,以示感谢。

在去往芒棒村的路上,道路两边又意外地出现了大块的稻田。这对一路上看到的都是梯田的虎永刚夫妻俩来说,真是好奇加惊诧!

其中有一块绿油油的稻田里,还刻意地割掉了一些稻子,形成了“贡米”两个大字。

一问才知道,原来在这边境之地,居然还有这样一个“贡米之乡”!

云南有谚语说“下关风、龙陵雨、芒市谷子、遮放米”,说的就是遮放贡米在云南大米界的顶级位置。

因为这里水稻长得高(通常在米到米)、生产周期长(有半年之久),加上遮放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遮放大米就有了“香松酥软、热不粘稠、冷不回生、营养丰富、食之不腻”的特点,从明朝的天启年间就成为了朝廷的指定贡米,一直到清朝灭亡才停止。

新中国成立后,机缘巧合之下,在1956年又被指定为国务院接待外宾的国宴用米之一。

因为遮放贡米的产量极低,从那时候开始,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遮放贡米只能满足上调中央的任务。

因此,虽然遮放贡米在云南省内外的名气颇大,即便是德宏州内及德宏州附近的人,大多也是只闻其名,难尝其味。

虎永刚和宁静感叹道:“老婆啊,不知道我们有没有那个口福,尝一尝当年皇帝老儿才能吃到的贡米啊!”

宁静笑道:“你不是常说,自己是有福之人吗?我就等着跟你享福呢!”

虎永刚也“哈哈”大笑:“反正跟着我,有肉也是给你吃,我喝汤就行啦!”

两人在音乐声中嘻嘻哈哈,宁静忽然问到:“不是说,遮放镇到那瑶池只有5公里吗?怎么走这么久了,还没有到啊?”

虎永刚说:“网上说的是直线距离,导航上显示差不多十公里呢。不过,这段路走了也不亏啊,遇到几个意外惊喜了。”

话音未落,宁静就叫道:“老公你快看,前面那栋木楼上写的是什么?”

虎永刚说:“土司庄园。”

宁静忙说:“那停车进去看看,以前土司老爷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走近了一看,墙上还有订餐的电话号码,虎永刚大笑:“原来是挂羊头卖狗肉啊,哪里是什么土司庄园啊,借土司的名头开了个饭店而已。”

走进去一看,全部都是新装修的,哪里还有一点点土司的痕迹。

夫妻俩掉头就走。

没走一公里,车子沿着乡道走到一条大河边,居然又有意外的惊喜。

导航上显示这里是龙江河芒市大河的交汇处,水流平缓。让虎永刚两人感到惊诧不已的是,这种地方居然出现了一大片面积很广的沙滩!

江边的沙滩地势平坦,沙子细软洁白,岸边成片的芦苇随风摇曳,江水清澈,江面不时有成群结队的候鸟掠过,好像都在欢迎虎永刚两人的到来。

更为神奇的是,此处沙滩上,竟然也建了不少马尔代夫海边的那种草亭,还建了沙滩排球场,内陆地区也能体验海边的乐趣。

虎永刚让宁静问问度娘,这是个什么所在。

宁静看了“哈哈”大笑,原来这里是遮放镇遮冒、芒丙两个村的交界处,沙滩并没有名字,但当地人却自豪地称它为“遮尔代夫”……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