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直播开局剧透皇帝死因

关灯
护眼
第18章 唐朝科举(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唐朝时科举正式成型,自诞生起就有了勃勃生机。但是他们的科举有好几个问题,希望你们能引以为戒。

首先就是不糊名。

在现在,班级上的普通期中期末考,老师批改卷子的时候都会用夹子夹住卷头,防止看见学生的名字,从而影响打分。毕竟有些文科科目是没有打分细则的,比如语文、历史、政治,这些科目很依赖老师的主观判断。

科举制的考试科目绝大部分都是文科,主要考察文章的水平。

一般情况下,考生如果有很大的名气,那就算他的文章在考试中写的一般,考官基本都会录取。

名气这种东西是可以做出来的,名气大不意味着本人的才学很好。

除了名气,还有权利,宰相大人家的公子参加科举,考官敢不录取?

不录取,那回家的就只能是考官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莫说宰相大人,就是普通高官家的子弟,考官也不敢擢落。”普通读书人默默发着牢骚。

中国自古就是个人情社会,普通人家的孩子注定会活得更加艰难。

【大家发现了科举场上的潜规则后,都开始了自己的求名之路。家里没有太大门路的寒门子弟,只能开始闯出自己的名头。

唐朝开始流行起了行卷与温卷。有意思的是,这种行为极大地发展了唐朝的文学水平。

凡是考生认为来年可能会当考官的官员,考生立马就会去他们的府邸投简历,给他们送上一份自己的文集,这就叫做行卷。

等到快要科考时,他们就会再送一次,提醒考官不要忘了自己这个人才。

课本上好多诗文就是这么来的。

比如这首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诗写的不错,语言简练,百姓看着屏幕上的诗句只觉得好,他们能看懂。

只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写新媳妇的诗献给考官?

稍微有点诗文造诣的人看懂了这首诗的真正含义,明白了诗人的即将考试的忐忑心情。

嬴政刘彻的注意力却不在这首诗上面,他两注意到了唐晓说的后世课堂,除了文科科目还有什么?

语文大概就是文章,历史也不难明白,但政治让他们摸不着头脑,难不成后世的课堂一直在教学生的为官之道?

心中有疑问。他们立即发弹幕问了唐晓。

【两位皇帝陛下问的问题目前不能解答,每一期的内容都有一个主题,一般不会偏离主题太多。如果大家想知道别的,可以发问题到后台。之后可以参与抽奖,抽中了就可以讲述。

现在大家还是把重点放在科举上吧!】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