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直播开局剧透皇帝死因

关灯
护眼
第3章 皇帝太子的死因(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七十二位皇太子中有十人被他的皇父废黜。有六人死于政变。死在父亲之前的有十人。成功继位的有四十三人。最后这三人则是末代皇帝的太子。

仔细一算就会发现,有百分之四十的皇太子都没能成功继位。这个概率可比皇帝的高出一倍。】

有人一算还真是,之前死于非命的皇帝约占两成。而没能成功继位的太子有足足四成。

看来这太子是比皇帝难当呀。天幕所言非虚。

历朝历代的皇太子都目不转睛的盯着天幕,只求那神女唐晓能多讲一些,最好把每个人都讲一下,不要一笔带过。

只有秦朝无所谓。毕竟他们没有太子。

可是唐晓注定不会讲的太仔细。毕竟以后还要骗信仰。

怎么可能竭泽而渔!

【先说一下被废黜的皇太子。历史上最有名的三位太子有两位都是被废的,另一位死于政变。

他们有名也是沾了皇帝父亲的光。他们的皇帝都算得上一代明君。】

【翻看史书,通常能发现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皇帝父亲越英明神武,功勋卓着。那他的皇太子就越危险。】

这话一出,太子们的心里都凉了半截。父皇都是英明神武,功勋卓着的。毕竟有谁承认自己荒淫无道呢?

【这被废的第一个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

怎会是承乾!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不敢相信。

【李承乾绝对算一个投胎小能手。

武德二年,秦王妃长孙氏于太极宫承乾殿生下了秦王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承乾二字有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期望不可谓不大。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继位,一个月后,年仅八岁的李承乾被立为皇太子。

接下来这十年过得都十分顺利,父子之间的感情也很好。

突然,李世民最爱的长孙皇后去世了,失去了妻子之后,李世民越来越关心皇后生的孩子。

长孙皇后生了三个儿子,除了太子还有李泰和李治,糟糕的是,李泰只比太子李承乾小一岁。

也许是觉得李泰没当太子有些愧疚,李世民无比宠爱李泰。他对李泰的宠爱他自己可能觉得没什么,毕竟长孙皇后生的孩子他都很爱。但在文武百官和太子眼中却不是这样的。

他们会想,皇帝如此宠爱李泰,莫不是有了废太子的想法。再加上太子李承乾在贞观十二年患了足疾,有点不良于行,性子愈发古怪。一部分大臣转投到了李泰门下,想博一个从龙之功。李泰就此和他的大哥李承乾打起了擂台。

太子干了一些李世民不喜欢的事情。于是李世民搜访贤德、以辅储君。先后挑选了十余位明臣出任东宫辅官。

但是李世民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适合李承乾?

有时候打压教育是能把人逼疯的。

李承乾盖了个房子,便有人上书批评他过于奢华。只要不是学习就是不务正业。这种干什么事都被劝谏,被指着鼻子说你干的不对,你这样下去,大唐将亡。

李承乾开始心理扭曲了。他宠幸了一名男乐人。李世民大怒,命人将这个乐人杀死。李承乾非常伤心,在宫中为自己死去的男宠立碑。让宫人祭奠。

自此之后,李承乾与他的父皇李世民之间的隔阂更深了。再加上李泰的步步相逼,最终李承乾疯了,他决定谋反。

他失败了,毕竟他的父皇可是靠玄武门之变起家。他怎么可能斗得过?

最后李世民并没有杀李承乾。只是把他废为庶人,流放黔州。也算保住了一条性命。】

李世民时空

贞观三年

才十岁的李承乾看着天幕讲完了他的一生,还是觉得有些虚幻,仿佛在看别人的故事。

不过仔细一想,也许可能真的会这样。

青雀总是爱在父母面前撒娇卖乖,处处得父母欢心。可我是太子,每天得学习好多东西,再加上我并不爱说出心里话。即使父母有些偏向青雀,我总是觉得是自己不好的缘故。

宫殿门外,李世民夫妇赶到了太子的宫殿,一见面,长孙皇后立马抱住了太子。

即使从天幕的只言片语中能看出皇后的命数,但想到未来的事,夫妻两个还是一起过来看望承乾,怕他接受不了。

长孙皇后紧紧地抱着她的大儿子,直到情绪慢慢平复,才放开了手。

李承乾也是恋恋不舍,纵使母亲情绪过于激动,将自己抱得太紧,着实有些不太舒服。

自从他当了太子,长孙皇后就没抱过他了。太子不能行差踏错,不能有一日失仪。自然不能在后宫腻腻歪歪。

冷静下来后,父子两个开始担忧起了长孙皇后。

“天幕说母后会在儿臣当了十年太子后薨逝,那岂不就是贞观十年,现如今已经是贞观三年,母后可有何不舒服?”

李世民也是一脸慌张,他不能接受妻子走的这么早。赶紧吩咐了宫人去请太医,心里在止不住的害怕。

“二郎不必担忧,还有七年时间,够臣妾慢慢调养的。”长孙皇后只能这么给皇帝宽心。

她的心里也是止不住地害怕,不是怕死,而是不想离开丈夫和孩子们。

人一旦知道了自己的死期,就只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疯狂改命,一种则是认命。

皇后却想选第三种,那就是先调养身体,要是实在不行,认命也无妨,至少为此努力过。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